分析 根據“D、E兩種溶液中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均顯藍色”,說明D、E兩種溶液都為堿性;根據“D與E兩種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產生”;根據“C與E的溶液反應有氣泡產生,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不同類別物質(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結合圖框,則推測:A可能為四氧化三鐵、B可能為鐵、C可能為稀鹽酸、D可能為氫氧化鈣、E可能為碳酸鈉,代入檢驗.
解答 解:根據“D、E兩種溶液中分別滴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均顯藍色”,說明D、E兩種溶液都為堿性;根據“D與E兩種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產生”;根據“C與E的溶液反應有氣泡產生,該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不同類別物質(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結合圖框,則推測:A可能為四氧化三鐵、B可能為鐵、C可能為稀鹽酸、D可能為氫氧化鈣、E可能為碳酸鈉,代入檢驗,符合題意.
(1)根據分析,E可能為碳酸鈉,E中含有三種元素,其中一種是鈉元素,則E的化學式是Na2CO3,其俗名是純堿;
(2)根據分析,D可能為氫氧化鈣,故D在生產中的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3)根據分析,A可能為四氧化三鐵、B可能為鐵、C可能為稀鹽酸、D可能為氫氧化鈣、E可能為碳酸鈉,故A、B、C、D、E中屬于氧化物的是A,構成B的微粒是原子.
(4)根據分析,B可能為鐵、C可能為稀鹽酸,B與C反應的一個化學方程式Fe+2HCl=FeCl2+H2↑,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置換反應.
故答案為:
(1)Na2CO3,純堿;(2)氫氧化鈣,改良酸性土壤.
(3)A; 原子;(4)Fe+2HCl=FeCl2+H2↑,置換反應.
點評 本題為框圖型物質推斷題,完成此類題目,可以依據題干提供的信息,結合框圖,找準解題的突破口,直接得出物質的化學式,然后順推或逆推或由兩邊向中間推得出其他物質的化學式.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兩個電子形成Mg2+ | |
B. | 原子核外有l2個電子 | |
C. | 原子核內有12個質子 | |
D. | 原子帶12個單位正電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與化學方程式 | 達到效果 |
(1)取適量碳酸鈉溶液于燒杯中,向其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 | 溶液變為紅色 | 碳酸鈉溶液顯堿性 | 變成了“紅酒” |
(2)向(1)“紅酒”中加入無色溶液氯化鋇; | 溶液中紅色褪去,并產生白色沉淀 |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 | 由“紅酒”變成了“牛奶” |
(3)再向(2)“牛奶”中加入適量稀鹽酸. | 沉淀溶解,產生大量氣泡 | 沉淀溶于稀鹽酸 | 由“牛奶”變成了“汽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樣于試管中,滴入適量的稀鹽酸 | 有氣泡產生 | 你的猜想是正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OH H2SO4 BaCl2 | B. | HNO3 KNO3 K2SO4 | ||
C. | NaOH CuSO4 NaCl | D. | Na2SO4 FeCl3 K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