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生活中一些常見物質的pH,其中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是( )
| A. | 廁所清潔劑 | B. | 橘子汁 | C. | 食鹽水 | D. | 爐具清潔劑 |
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 | |
專題: | 結合課本知識的信息. |
分析: | 根據指示劑的變色規律分析,酚酞遇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可以據此根據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來解答. |
解答: | 解:根據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可以知道該溶液顯堿性,其溶液的pH>7; A、從圖看,廁所清潔劑的pH小于7,故錯誤; B、從圖看,橘子汁的pH小于7,故錯誤; C、從圖看,食鹽水的pH等于7,故錯誤; D、從圖看,爐具清潔劑的pH大于7,故正確; 故選D. |
點評: | 知道常用的酸堿指示劑遇到酸或堿而顯示的不同顏色,并能夠熟練的應用,同時熟練掌握溶液的酸堿性和pH的關系:溶液的pH小于7時溶液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強;pH大于7時溶液呈堿性,且pH越大堿性越強.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
(1)填寫儀器編號并回答下列問題:
用于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___________;用做熱源的儀器是___________;用于稱量物質質量的儀器是___________;可直接在酒精燈上加熱的儀器是___________。
(2)取7 mL水并加熱至沸騰,需上述儀器中的___________,除此以外還需要的儀器有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小組的三位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浮在水面
上。結論:石蠟的密度比水 ;
(2)將一根小木條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約l s后取出,現象如圖A
可知,蠟燭的 溫度最高;
(3)在探究蠟燭燃燒的過程中,發現罩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被
熏黑,你認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反復實驗,并觀察是否有相同現象
B.查找資料,了解石蠟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體是什么
C.認為與本次實驗目的無關,不予理睬
D.詢問老師或同學,討論生成黑色物質的原因
(4)兩位同學對蠟燭燃燒火焰的焰心進行了以下探究: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支細短玻璃管(如圖B),發現玻璃管中無明顯現象,在玻璃管的上口點燃,上口產生火焰。猜想和驗證
猜想 | 操作 | 現象 | 結論 |
假設①: 焰心氣體含CO2 | 在未點燃的短玻管上方罩 一個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燒 杯 | a. | 假設① 不成立 |
假設②: 焰心氣體只有石蠟蒸氣 | 取一較長的細玻璃管,用 濕冷毛巾包住中部,將玻 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 管口試用火焰點燃 | b. | 假設② 成立 |
取下長玻璃管,打開濕毛 巾 | 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溶液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 均一、穩定的液體都是溶液 |
| B. | 溶液中不能同時存兩種溶質 |
| C. | 只有固體和液體可以作為溶質 |
| D. | 外界條件不改變,溶質溶劑不會分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邏輯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
| A. | 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則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
| B.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
| C. | 單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
| D. | 活潑金屬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則能與稀硫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活潑金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亞硝酸鈉有良好的防腐作用,常用做肉類食品的添加劑.亞硝酸鈉呈堿性,容易被誤食,過量食用會中毒,因而用量嚴格限制.
亞硝酸鈉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堿性,暴露在空氣中易與氧氣反應生成硝酸鈉,加熱至220℃以上會分解出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有毒的氣體.
請根據以上信息回答:
(1)亞硝酸鈉的保存方法是 ;
(2)區分亞硝酸鈉和食鹽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Z三種金屬分別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產生氫氣,X、Z不溶解,X、Z放入硝酸銀溶液中,X的表面有銀析出,Z的表面無變化,下列金屬的活動順序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A.X>(H)>Y>Z B.Y>(H)>Z >X C.Y>(H)> X >Z D. Z>X>(H)>Y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