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按下列要求用化學用語填空:
(1)2個鋁原子_____
(2)2個碳酸根離子_____
(3)氧化鐵中鐵元素顯+3價_____
(4)3個鎂離子_____
(5)3個氨氣分子_____
(6)4個銨根離子_____
【答案】2Al 2CO32- 3Mg2+ 3NH3 4NH4+
【解析】
(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2個鋁原子表示為:2Al;
(2)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表示多個該離子,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2個碳酸根離子可表示為:2CO32-;
(3)由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故氧化鐵中鐵元素顯+3價可表示為: ;
(4)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3個鎂離子可表示為:3Mg2+;
(5)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則3個氨氣分子可表示為:3NH3;
(6)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4個銨根離子可表示為:4NH4+。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份鋅粉與銅粉的混合物樣品,為確定其組成,某同學將32.5 g樣品加入100 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放出氣體的質量與反應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試求:
(1)樣品中金屬銅的質量是 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數據合理的是( )
①用托盤天平稱取氧化銅粉末 ②用
量筒量取
的稀硫酸
③用普通溫度計測得某液體的溫度為 ④用
量筒量取某溶液
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裝置是化學實驗室中常見的儀器,它有多種用途。
(1)醫院里,給病人輸氧時,往往在氧氣瓶與病人呼吸面具之間安裝盛有水的該裝置,用于觀察氣泡產生的情況,以便調節供氧速率,此時氧氣應該從______(填“a”或“b”)管口導入。
(2)若用此裝置除去氧氣中的水蒸氣,廣口瓶內應該盛的液體是________
(3)當用此裝置通過排水法收集氧氣時,應采取的主要操作步驟是:
①________ ②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實驗室制取和收集氣體的裝置,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
(2)加熱KMnO4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應選用的裝置是_______(填字母)組合.
(3)若用B裝置制取氧氣,將儀器上部與下部_______(填“b”或“c”)連接就可以實現“隨開隨用、隨關隨停”的要求,此方法制備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4)若用 E 裝置收集 O2(排空氣法),檢驗集氣瓶內氧氣已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
(5)若用 F 裝置測量生成的CO2氣體的體積,要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的結果______(填“有”或“沒有”)明顯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金剛石硬度的是_____(填序號,下同);利用石墨導電性的是_____
A玻璃刻刀 B
鉛筆芯 C
鉆探機的鉆頭 D
干電池的電極
(2)炭雕(如圖)是活性炭成型技術與傳統雕刻工藝的完美結合,因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結構,具有_____能力。所以,炭雕即可以美化居住環境,又可以凈化室內空氣。
(3)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資源。如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制造金剛石,其化學反應為:3CO2+4Na==C(金剛石)+2X,X的化學式為_____,反應涉及到的物質屬于單質的為_____(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認識溶液的變化。根據如圖甲、乙、丙三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回答:
①M點表示的含義是_____。
②50℃時,將40g甲物質投入到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_____。
③20℃時,處于a點狀態甲溶液,升溫至50℃,溶質質量分數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④分別將50℃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100g降溫到20℃時,甲、乙、丙溶液質量大小關系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1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t1℃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
(2)P點表示,t2℃時,甲、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相等,均為_____。
(3)t2℃時,取甲、乙兩種固體各15g分別加入40g水中充分溶解,實驗現象如圖2所示,
則燒杯a中溶解的物質是________(填“甲”或‘‘乙”),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g。
(4)當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和丙(甲、乙、丙相互間均不發生化學反應)時,可采用______(填(“降溫”或“蒸發”)結晶的方法提純甲物質。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序號)。
A 將甲物質的溶液由t3℃降溫到t2℃,一定有晶體析出
B 將甲物質的飽和溶液由t2℃升溫至t3℃時,其溶質質最分數增大
C 將t3℃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恒溫蒸發等質量的水,析出溶質的質量:甲>乙>丙
D 將t3℃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2℃,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