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W、G、H、P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表:
物質 | W | G | H | P |
反應前質量/g | 18 | 1 | 2 | 32 |
反應后質量/g | 待測 | 26 | 2 | 12 |
對該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A. W待測值是13
B.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C. P是生成物
D. 物質H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節約林木資源,近幾年興起了一種含碳酸鈣的“石頭紙”,這種“石頭紙”是用沿海水產養殖中大量廢棄貝殼制得的。為測定其中碳酸鈣(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的含量,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水和氯化氫的揮發忽略不計):取25.0 g樣品粉碎放入燒杯中,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所加稀鹽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1)計算“石頭紙”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2)完全反應后燒杯內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是多少?(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是電解水實驗裝置,請回答問題。
(1)通電一段時間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氣體是______,a、b兩玻璃管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______。b管中氣體的化學性質是______(寫一條即可)。請寫出水中通直流電的反應的符號表達式______。該實驗得出的關于水的組成的結論是______。
圖2為水分解的微觀過程:
(2)水的分解過程中,不發生變化的微粒______;發生變化的微粒______。
(3)已知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決定于氣體的分子個數比,該實驗中能夠說明水的化學式為“H2O”的實驗現象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高溫下某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 該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沒有變化
C. 圖中的兩種化合物都屬于氧化物
D. 該反應所得生成物的質量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取25g粉碎的石灰石樣品(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鹽酸反應),放入小燒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濃度的稀鹽酸,測得稀鹽酸的用量與剩余固體的質量關系如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m=___________ ;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 ___________________ ;
(2)求樣品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__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注意到了嗎?隨著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們的生活質量正在逐步提高。請你用所學的化學知識結合生活經驗回答下列事例中的有關問題。
走進廚房,你會發現煤氣罐被方便、價廉的管道天然氣代替了,天然氣屬于______
是否清潔
能源,其主要成分在空氣中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走進干洗店作社會調查時,你會了解到有些干洗店用裝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機代替舊款干洗機,可將有毒物質大約降至原來的
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
走進加油站,你會發現除了各種型號的汽油之外,還多了乙醇汽油,至2019年1月1日,包括我們新疆在內已經推廣使用乙醇汽油,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環境,其中乙醇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人類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探、獲取地球上蘊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卻很豐富的核聚變燃料“
”,解決地球能源危機。發射火箭常用高氯酸銨
作燃料,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試回答下列問題。
的化學式為______。
高氯酸銨
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
氮
原子核是由一個中子和兩個質子構成的,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是初中常見的化學物質,A和C組成元素相同,F是黑色固體,G是紅色固體單質。
“
”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
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
填基本反應類型
。
的化學式為______,在反應
中的作用是______。
物質的用途有______。
寫一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應之一,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反應不屬于化合反應
B. 生成物都是化合物
C. 參加反應的甲乙的質量比為17:32
D. 生成的丙與丁的分子個數比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開展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實驗回顧)圖1是實驗室用紅磷燃燒來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
(1)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2)實驗過程中,下列做法會使實驗結果產生明顯誤差的是______。
A.使用過量的紅磷
B.把紅磷改為蠟燭
C.恢復到實驗開始前的溫度才進行測量
D.不打開橡膠塞,用放大鏡聚焦太陽光點燃紅磷
(問題提出)有實驗資料表明: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低于7%時,紅磷就無法繼續燃燒,因此通過上述實驗,測置結果與理論值誤差較大。
(實驗改進)
I.根據鐵在空氣中生銹的原理設計圖2所示實驗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不考慮空氣中極少量的水蒸氣)
Ⅱ.測得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測量 項目 | 實驗前 | 實驗后 | |
燒杯中水的體積 | 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 | 集氣瓶(扣除內容物)和導管的容積 | |
體積/mL | 80.0 | 54.5 | 126.0 |
(交流表達)
(3)裝置中飽和食鹽水、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4)根據表中數據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___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
(5)從實驗原理角度分析,改進后的實驗結果比前者準確度更高的原因是:______(寫出1種原因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