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化學用語填空。
(1)構成氯化鈉的粒子 。
(2)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的化學方程式 。(任寫一個)
(3)金屬鋁耐腐蝕的原因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在化學實驗探究課上,化學老師交給化學興趣小組一包可能含有Na2SO4、NaNO2(亞硝酸鈉)、NaCl(至少含有兩種物質)的白色粉末,請你和同學們一起參與探究該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
(1)提出問題:該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2)查閱資料:
(3)提出猜想:猜想Ⅰ:只含有NaCl、Na2SO4
猜想Ⅱ:只含有NaCl、NaNO2
猜想Ⅲ:只含有
猜想Ⅳ:含有NaCl、Na2SO4、NaNO2
(4)進行探究
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一 | 取少量固體樣品于兩支試管中,加蒸餾水溶解,向試管1滴入無色酚酞溶液,向試管2滴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 | 試管1:溶液變紅色 試管2:無明顯現象 | 一定有 , 一定沒有 。 |
二 | 另取適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溶解,滴加硝酸 銀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產生 | 一定有 。 |
(5)通過實驗,猜想 成立。
(6)寫出步驟二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 。
(7)拓展:粗鹽中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雜質,粗鹽提純的基本操作步驟是溶解、 、蒸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8分)工業上生產電路板及處理廢液的工藝流程如下:
(1)操作a是 。
(2)步驟②加入過量鐵粉,除能與廢液中的FeCl3反應外,還可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步驟③加入稀鹽酸,充分攪拌,當觀察到 現象時,說明濾渣只剩銅。步驟③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 。
(4)步驟②③所得FeCl2可與一種單質發生化合反應,生成可循環使用的FeCl3。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配制50g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實驗步驟如下:
(1)計算:氯化鈉質量和水的體積(水的密度:1.0g/mL).
(2)稱量:如圖所示(右盤無砝碼)稱量的氯化鈉質量為________g.
量。哼x擇________(填“30”“50”或“100”)mL的量筒準確量取________水.
(3)溶解:把氯化鈉和水全部轉移到燒杯中,攪拌至氯化鈉全部溶解,配得的氯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
(4)裝瓶、貼標簽:請填寫圖所示標簽.
【反思】
(5)上述實驗過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時,若按圖方式進行讀數,將導致所配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填“偏大”“不變”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解釋不相符的是
A、墻內開花墻外香分子——不斷運動
B、水燒開后壺蓋被頂開——分子體積變大
C、甘蔗甜,檸檬酸——不同分子性質不同
D、物質熱脹冷縮——微粒間的間隙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2.8g氧化鐵和氧化銅的混合物,與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應后,固體物質的質量減少3.2g,則原混合物中氧化鐵和氧化銅的質量比為( )
A.3︰2
B.2︰1
C.3︰1
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溶解度隨著溫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______物質,t1℃時A、B兩物質的溶解度為________g.
(2)使一定量接近飽和的A物質溶液變為飽和溶液采用的一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t1℃時,將一定量B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溶液的質量將_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4)t2℃時,分別用50g A、B制成飽和溶液,需要水的質量A________B(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小組參觀制堿廠后,繪制了該廠生產純堿的工藝流程圖(如圖所示),據圖回答:
(1)流程Ⅰ是依次向粗鹽水中加入Ca(OH)2和Na2CO3,二者加入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出流程Ⅱ中發生的總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不將氯化銨作為目標產品,即加入氨氣不是為了生產出氯化銨,那么,氨氣在制堿過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業生產純堿的流程中,碳酸化時溶液中析出碳酸氫鈉而沒有析出氯化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