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氧水的質量 | 雙氧水的濃度 | MnO2的質量 | 相同時間內產生產生O2體積 | |
Ⅰ | 50.0g | 1% | 0.1g | 9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mL |
分析 ①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進行實驗探究時要注意控制變量;根據控制雙氧水的質量和質量分數相等才能比較出二氧化錳和氧化銅的催化效果分析.
Ⅱ、根據催化劑的定義進行解答;
②根據氣體短管進長管出才能排出試劑瓶中的水;根據表格數據即可得出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解答 解:【提出問題】①: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加熱能快速的產生氧氣,進行實驗探究時要注意控制變量,故X為3.0g;將實驗Ⅲ反應后的固體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若稱量得到1.0g黑色粉末,再將黑色粉末和xg氯酸鉀混合加熱,現象與實驗Ⅲ相同,此步驟是為了證明氧化銅在該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和都化學性質不變.
實驗Ⅲ中的化學反應為:氯酸鉀$→_{加熱}^{氧化銅}$氯化鉀+氧氣;Ⅱ與Ⅲ對比的目的是比較氧化銅與二氧化錳哪種物質對氯酸鉀的催化作用更好;
【提出問題】②氣體短管進長管出才能排出試劑瓶中的水,所以應該選擇c裝置作為實驗裝置;實驗結論:從表中實驗數據可知雙氧水濃度越大,分解得越快.
故答案為:【實驗現象分析】3.0g;質量;化學性質;
【結論】氯酸鉀$→_{加熱}^{氧化銅}$氯化鉀+氧氣;
【實驗反思】CuO對KClO3的催化效果是否比MnO2更好;
【設計并完成實驗】C;
【結論】快.
點評 本題通過實驗探究了二氧化錳和氧化銅在過氧化氫制氧氣中的催化作用,側重實驗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區別的物質 | 區別的方法 |
A | 蒸餾水和自來水 | 觀察是否澄清透明 |
B | 二氧化碳和氮氣 |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觀察木條燃燒情況 |
C | 氫氣和氧氣 | 分別聞兩種氣體的氣味 |
D | 水和過氧化氫溶液 | 加少量二氧化錳,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青蒿素中氧元素質量分數為12% | B. | 青蒿素中碳、氧元素質量比為3:1 | ||
C. | 青蒿素屬于氧化物 | D. | 一個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個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 | C | D | |
實驗裝置 | ![]() | ![]() | ![]() | ![]() |
解釋 | 集氣瓶中的水:水先將集氣瓶內的空氣排凈,便于觀察O2何時收集滿 | 燒杯中的水:形成密閉系統,觀察檢查氣密性時的現象 | 集氣瓶中的水:冷卻濺落熔融物,防止集氣瓶炸裂 | 集氣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熱量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下,過氧化氫溶液極易分解產生氧氣 | |
B. | 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 | |
C. | 水的天然循環主要是通過物理變化完成的 | |
D. |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橋建成后,將會極大地緩解哈西地區的交通壓力 | |
B. | 建橋時用了大量的水泥和鋼筋混凝土等金屬材料 | |
C. | 該橋兩側的欄桿刷油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銹 | |
D. | 寬闊的柏油橋面所用的瀝青是石油煉制的產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