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微觀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高溫條件下,A、B兩種物質可以發生化學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①A,B,C,D四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請用化學式表示)②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在該反應中,生成C和D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圖是CO與O2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反應前后沒有發生變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填序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H2O、CO CH4+ H2OCO + 3H2 14:3 D 【解析】(1)由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甲烷和和水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了氫氣和和一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是:CH4+H2O CO +3H2; ①由方程式可知,A,B,C,D四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水和一氧化碳,化學式分別是:H2O、CO; ②化學方程式為:CH4+H2O CO +3H2; ③由方程式可知,在...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寶山&嘉定區2018年初三化學二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吸取液體 | B.傾倒液體 | C.過濾 | D.實驗室制氧氣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使用膠頭滴管時,應在滴瓶的外面擠出膠頭中的空氣,故A錯誤; B、傾到液體時,試劑瓶的標簽要向著手心握,瓶蓋要倒放在桌面上,故B錯誤; C、該過濾裝置正確; D、加熱固體制取氧氣時,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炸裂,導管不能插入的太深,故D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測試化學試卷(2) 題型:單選題
下列做法中不會危及人體健康的是 ( )
A. 用硫酸銅溶液浸泡海帶 B. 用工業酒精勾兌飲用酒
C. 用小蘇打做糕點疏松劑 D. 用過量添加劑增白面粉
C 【解析】A、硫酸銅屬于重金屬鹽,能破壞蛋白質的結構,不但對人體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質量,錯誤;B、工業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對人體有害,錯誤;C、小蘇打受熱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且能和發酵生成的有機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使糕點疏松多孔,不會危及人體健康,正確;D、增白劑一旦進入人體,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如果劑量達到一定程度還可能使人體內的細胞發生變異,成為潛在的致癌隱患,錯誤。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岳陽市城區2018年十二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一定”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帶電的微粒一定是離子 B.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C. 原子核中一定存在質子 D. 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一定是堿
C 【解析】A、帶電的微粒不一定是離子,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質子和電子也帶電, 但不屬于離子,故A錯誤;B、單質是由不同元素組成的,但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例如氧氣和臭氧,故B錯誤;C、原子核中一定存在質子,但不一定存在中子,故C正確;D、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的不一定是堿,一定是堿性溶液,例如碳酸鈉屬于鹽,其水溶液呈堿性,使酚酞溶液變紅,故D錯誤。 點睛∶離子是帶電的原子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岳陽市城區2018年十二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圖示正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正確;B、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酒精燈,錯誤;C、向試管中裝鋅粒時,先將試管橫放,用鑷子把鋅粒放在試管口,再慢慢將試管豎立起來,錯誤;D、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五四學制)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關于某反應微觀示意圖的說法正確的是(“”和“
”分別表示兩種不同原子)
A. 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 反應前后各種元素的化合價都不變
C. 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D. 參加反應的甲和乙分子個數比為4:1
C 【解析】A、由反應微觀示意圖,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得出各物質反應的微粒個數關系是: 由反應的微粒構成可知,生成物只有丙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錯誤;B、由反應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物是兩種單質,生成物是一種化合物,元素的化合價一定發生了變化,錯誤;C、由微粒的變化可知,該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正確;D、由各物質反應的微粒個數關系可知,參加反應的甲和乙分子個數比為3:1,錯誤。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東營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五四學制)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1.6g某有機物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據此判斷該有機物組成說法正確的是
A. 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C. 只含有碳、氫元素,不含有氧元素 D. 無法確定
C 【解析】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確定: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再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的質量相等,來確定氧元素是否含有。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4.4g××100%=1.2g,3.6g水中氫元素的質量=3.6g××100%=0.4g,由于1.2g+0.4g=1.6g與物質的質量相等,故一定不含氧元素。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密云區2018屆初三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流程題
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既要對資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護,還要使污染物產生量最小化并使廢棄物得到無害化處理。某工廠將礦物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中的SO2收集起來,既可以生產稀硫酸,又能制備氫氣。其反應過程如下圖所示:
(1)寫出反應器中發生化學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__。
(2)膜反應器中發生化學反應的反應類型屬于____(填寫化學反應類型名稱)。
(3)此制備過程中可循環利用的物質是______。
(1)I2+SO2+2H2OH2SO4+2HI (2)分解 (3)I2 【解析】(1)據圖可知反應器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I2+SO2+2H2OH2SO4+2HI;(2)膜反應器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為:2HIH2+I2,此反應屬于分解反應;(3)由流程可知:膜反應器中生成的 I2可循環利用到反應器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南山集團東海外國語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密切相關。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工業上用稀鹽酸除鐵銹
B. 農業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碳酸鈉用于玻璃、造紙、洗滌劑的生產
D. 水壺中的水垢用氫氧化鈉溶液清洗
D 【解析】A. 工業上用稀鹽酸除鐵銹,正確;B. 農業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正確;C. 碳酸鈉用于玻璃、造紙、洗滌劑的生產,正確;D. 水壺中的水垢用食醋清洗,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