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東營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不同類別的物質。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物質間的轉化關系,“—”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A是使用最廣泛的金屬,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劑,E是配制波爾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為藍色,F是由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化學式:B_______,E_______。
(2)物質C所屬的物質類別是_______,選擇C作為食品干燥劑的原因有_______(答兩條即可)。
(3)寫出D轉化為F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B在生產上的用途有_______,上述反應沒有包含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德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控制變量法是科學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在探究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①溶質的種類; ②溶劑的種類;③溶質最多被溶解的質量; ④溶劑的質量; ⑤溫度。
如測定“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研究的是_________ (填序號)受溫度的影響,這就需要控制其他因素保持不變。
(2)右表是利用控制變量法測得的氯化鈉、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請根據表格內容及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 20 | 40 | 50 | |
溶解度/g | NaCl | 36.0 | 36.6 | 37.0 |
KNO3 | 31.6 | 63.9 | 85.5 | |
①從上表可知,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的是____________;
②20℃時,將等質量的NaCl、KNO3分別放入盛有100 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溶解后如圖1所示,升溫到50℃時如圖2所示。試判斷:50℃時甲燒杯中的溶液一定是______(填“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或“不能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山東德州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填充題
歸納是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下面是小明整理的部分化學知識,其中都正確的選項是
A.安全常識 | B.生活常識 |
①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試管口不要對著人 | ①鐵鍋表面保持清潔干燥防止生銹 |
C.除去雜質 | D.元素與人體健康 |
①用稀鹽酸除去銅粉中的少量氧化銅粉末 | ①缺氟——會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青海西寧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水是生命之源。
(1)在電解水實驗中,與直流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中產生的氣體是_______。
(2)配制50g質量分數為6%的NaCl溶液,其操作步驟為:_____、稱量、量取、溶解裝瓶貼標簽。
(3)下列情況會導致(2)中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偏大的是_____(填字母序號)。
A.所用的NaCl不干燥
B.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
C.配好的溶液裝瓶后,燒杯內有溶液殘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青海西寧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甲和乙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結合微觀示意圖分析,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g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2:1
C.發生反應的甲和乙的質量比為22:3 D.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內蒙古呼和浩特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黑色固體粉未可能是Fe、FeO、CuO和C中的一種或幾種。取黑色粉未,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在濾液中插入一根潔凈的鐵絲。有關說涂正確的是
A.若濾液呈淺綠色,則原黑色固體粉末中一定有Fe
B.若鐵絲表面只有紅色固體析出,則濾渣中一定無CuO
C.若鐵絲表面無明顯現象,則濾渣中最多有四種物質
D.若鐵絲表面只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的溶質一定有H2SO4和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考試(遼寧營口卷)化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方案的設計不正確的是( )
選項 | 實驗目的 | 所用方法 |
A | 鑒別合成纖維和羊毛纖維 | 抽絲灼燒聞氣味 |
B | 鑒別鐵粉和氧化銅 | 加入適量的稀硫酸,觀察現象 |
C | 除去氫氣中的氯化氫氣體 | 通過足量的碳酸氫鈉溶液 |
D | 除去粗鹽中的泥沙 | 溶解、過濾、蒸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