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常見的物質在水中一般呈堿性的是
A. 肥皂 B. 食醋 C. 食鹽 D. 酸奶
A 【解析】A、肥皂水顯堿性,正確;B、白醋中含有醋酸,醋酸顯酸性,錯誤;C、食鹽水顯中性,錯誤;D、酸奶顯酸性,錯誤。故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宜昌市東部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純凈物X在空氣中完全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X+2O2CO2+2H2O,下列關于X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X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 X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
C. X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 D. X屬于有機化合物
D 【解析】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不變,反應前有4個氧原子,反應后有1個碳原子、 4個氫原子、4個氧原子,所以一個X的分子中有1個碳原子、4個氫原子;X的化學式為CH4,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相對分子質量為12+4=16;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4=1:3;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稱為有機物。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高郵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郵城八景之一的“楊柳堤岸“在春暖花開的時節會柳絮飛揚。為減少柳絮,園林工人將赤霉酸(C19H22O6),注入柳樹。關于赤霉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赤霉酸由47個原子構成 B. 氫、氧元素質量比11∶3
C. 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D. 相對分子質量為346
D 【解析】A、由赤霉酸的化學式可知,一個赤霉酸分子,由47個原子構成,錯誤;B、氫、氧元素質量比為(1×22):(16×6)=11∶48,錯誤;C、碳、氫、氧元素質量比為(12×19):(1×22):(16×6)=114:11∶48,錯誤;D、相對分子質量為(12×19)+(1×22)+(16×6)=346,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普陀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做法對配制 10%的氯化鈉溶液,不會有影響
A. 使用的氯化鈉晶體不純
B. 配制溶液的燒杯未干燥
C. 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
D. 將配好的溶液移入試劑瓶時,有少量溶液濺出
D 【解析】A、氯化鈉晶體不純,稱得的氯化鈉晶體中氯化鈉的質量偏少,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偏小,正確;B、燒杯用少量蒸餾水潤洗,燒杯中存水,溶劑多了,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偏小,正確;C、用量筒量取水時俯視讀數,所量的水偏少,所得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會偏大,錯誤;D、轉移已配好的溶液時,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不再變化。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普陀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質量會減輕的是
A. 燒堿固體 B. 濃鹽酸 C. 澄清石灰水 D. 大理石
B 【解析】A、氫氧化鈉漏置于空氣中易潮解,且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發生了化學變化且質量增加,錯誤;B、濃鹽酸具有揮發性,在空氣中會揮發出氯化氫氣體而使溶液質量減少,正確;C、澄清石灰水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質量增大,錯誤;D、大理石在空氣中沒有變化而質量不變,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阜陽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某興趣小組為測定某赤鐵礦中氧化鐵的含量,取10 g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假設其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也不與稀硫酸反應)置于燒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燒杯中剩余固體的質量隨反應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請計算:(1)Fe2O3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 。
(2)反應中消耗H2SO4的質量_________。
70% 14.7g 【解析】【解析】 (1)Fe2O3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70%。 (2)由曲線圖可知鐵礦石中Fe2O3的質量為10g-2.0g=8.0g, 設反應中消耗H2SO4的質量為x Fe2O3+3H2SO4=Fe2(SO4)3+3H2O 160 294 8.0g x 解得:x=14.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阜陽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歸納和推理正確的是 ( )
A. 離子是帶電荷的粒子,帶電荷的粒子一定是離子
B. 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所以點燃氫氣前一定要驗純
C. 酸堿中和反應一定有水生成,生成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D. 堿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液體是堿溶液
B 【解析】A、離子是帶電荷的微粒,但帶電荷的微粒不一定是離子,也可能是質子、電子等,錯誤;B、點燃可燃性氣體前要驗純,氫氣具有可燃性,為防止發生爆炸,點燃氫氣前一定要驗純,正確;C、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CO2+2NaOH═Na2CO3+H2O,錯誤;D、堿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但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的液體不一定是堿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鈉等鹽溶液,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部分學校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A點表示20℃時甲、乙溶解度相等
B. 30℃時,30g甲物質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72.5g溶液
C. 甲中混有少量丙,可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的方法提純甲
D. 將30℃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10℃,它們的溶質質量分數都發生改變
D 【解析】A、據圖可以看出,A點為甲、乙曲線的交點,表示在20℃時,曱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正確;B、在30℃時,甲的溶解度為45g,向30克甲物質中加入50克水,只能溶解22.5g,故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飽和溶液,正確;C、甲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不大。所以,冷卻熱的飽和溶液可從甲、乙混合物中分離出甲,正確;D、將30℃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金山區2018屆九年級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氯化銨的水溶液顯酸性,關于氯化銨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氯化銨屬于酸 B. 氯化銨是一種復合肥
C. 氯化銨中含有兩種原子團 D. 氯化銨溶液與硝酸銀溶液混合會產生白色沉淀
D 【解析】A、氯化銨是由銨根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屬于鹽,錯誤;B、氯化銨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錯誤;C、氯化銨中只含有銨根一種原子團,錯誤;D、氯化銨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銨,會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