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下圖裝置在實驗室收集一瓶CO2進行性質實驗,據圖回答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是 ,B是 。
(2)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操作和現象是:先用夾子夾住導氣管中的橡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靜置,若觀察到 ,說明氣密性良好。
(3)檢驗CO2是否收集滿的操作和現象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 ,若火焰熄滅,說明已經收集滿。
(4)Na、Mg等活潑金屬可以在CO2中燃燒。某同學收集到一瓶CO2后,通過實驗驗證Mg條能夠在CO2中燃燒。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 。①酒精燈②鐵架臺③坩堝鉗④砂紙⑤試管夾⑥蒸發皿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白色的煙霧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
C.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 D.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藍紫色的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密閉容器中,將1mol的CO和1mol的O2混合,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完全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參加反應的CO和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1
B、反應后氣體的物質的量的和為1.5mol
C、反應后的氣體中C、O原子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
D、反應后所得氣體是純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下列性質:①顏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與水反應,必須考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二氧化碳的性質:
(1)由于二氧化碳既不能 ,也不能 ,且密度比空氣的密度 ,所以向放有燃著的蠟燭的燒杯傾倒二氧化碳時,蠟燭會 。
(2)向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紫色的石蕊試液會 ,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加熱后,溶液又變成 ,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3)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裝置的設計和組裝是一個改進的過程,請觀察下列裝置并回答相關問題。
(1)A 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2)根據A 裝置的適用條件改進后得到B 裝置,其中儀器c 的名稱是
(3)從上述裝置中選出一種用于收集二氧化碳,對應的編號是______。
(4)E裝置從a、b 中某一個接口進氣,可以代替C、D 裝置收集氣體,并且可以減少氣體向空氣中的逸出。現用A、E裝置來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連接A 裝置的應是______口(選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發生里氏9.0級大地震,13日發現核泄漏并檢測出水和空氣中有碘 –131出現,隨即國內部分地區出現搶購加碘食鹽事件,碘
–131是53號碘元素的一種原子,則碘 –131的核電荷數為( )
A.131 B.53 C.78 D.18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呼吸面具和潛水艇中可用過氧化鈉(Na2O2)作供氧劑。為了探究其反應原理,興趣小組同學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了如下探究:
[設計實驗] 小明同學想通過下圖所示裝置探究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的反應,并驗證反應產物。
(1) A是二氧化碳氣體的發生裝置,應選用右圖中的_________(填“甲”或“乙”)裝置。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檢驗E裝置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待E中試管氣體收集滿后,把試管移出水面,向試管中伸入燃燒的木條,發現_______________,證明生成的為O2。
(3) B中濃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檢驗C中反應后剩余固體的成分: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少量C中反應后的固體于試管中 ②向試管中滴加少量稀鹽酸 ③_____________ | a________________ b溶液變渾濁 | 反應后生成的固體是碳酸鈉 |
(5) 請寫出過氧化鈉(Na2O2)與二氧化碳反應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1天津鋁土礦的主要成分是Al2O3請按要求進行計算
(1) Al2O3中鋁元素與氧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
(2) Al2O3中旅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3).求Al2O3中鋁元素的質量分數并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