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該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 |
B. | 甲、丙分別在氧氣中完全燃燒,產物相同 | |
C. | 甲、丙是有機物,乙是氧化物 | |
D. | 該反應中分子和原子的種類都發生了改變 |
分析 由三種物質的分子微觀示意圖判斷分子構成,根據分子構成寫出物質的化學式:甲物質的化學式為C2H4、乙物質的化學式為H2O、丙物質的化學式為C2H6O,根據反應寫出反應的方程式.利用三種物質的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完成對所得結論的評價.
解答 解:根據三種物質的分子微觀示意圖可知,用甲和乙反應制備丙的化學方程式為:C2H4+H2O═C2H6O,由上述方程式及化學式可知:
A、由方程式可知,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了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故說法正確;
B、甲物質的化學式為C2H4、丙物質的化學式為C2H6O,與氧氣充分反應,產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故說法正確;
C、根據三種物質的分子微觀示意圖可知,甲物質的化學式為C2H4、乙物質的化學式為H2O、丙物質的化學式為C2H6O,甲和丙物質是有機物,乙物質是氧化物;故C說法正確;
D、由上述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根據微粒的變化可知,在該反應中分子發生了改變,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故說法錯誤;
故選:D.
點評 解答本題的關鍵由分子微觀示意圖確定分子構成,利用分子構成寫出物質的化學式及化學方程式,能夠考查知識運用能力.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操作1中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應物的接觸面積 | |
B. | 操作2中,CuS、NaCl和O2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產CuCl2和Na2SO4,化學方程式為CuS+2NaCl+2O2$\frac{\underline{\;高溫\;}}{\;}$CuCl2+Na2SO4 | |
C. | 操作3的名稱是過濾 | |
D. | 流程圖中能循環利用的物質是NaCl和Na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氫氧化鈉 | B. | 熟石灰 | C. | 純堿 | D. | 氯化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陰離子 陽離子 | OH- | NO3- | Cl- | SO42- | CO32- |
H+ | -- | 溶、揮 | 溶、揮 | 溶 | 溶、揮 |
Na+ | 溶 | 溶 | 溶 | 溶 | 溶 |
Ca2+ | 微 | 溶 | 溶 | 微 | 不 |
Cu2+ | 不 | 溶 | 溶 | 溶 | 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2℃時,用160g X的飽和溶液加水可以配成500g12.5%的X溶液 | |
B. | t2℃時,X和Y的兩杯飽和溶液降到t1℃,析出的X一定比Y多 | |
C. | 向M點65g X溶液中加入15g X固體能得到t2℃X的飽和溶液 | |
D. | t1℃時,X和Y的飽和溶液升到t2℃,溶質的質量分數都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 | |
B. | 塑料是最常見的有機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蝕、易加工等優點 | |
C. | 聚乙烯、聚氯乙烯都可用于包裝食品 | |
D. | 鈦合金、玻璃鋼、碳纖維復合材料等都屬于復合材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制取的氣體 | a中盛放的試劑 | b中盛放的試劑 | 評 價 (回答是否可行;若不可行,說出理由) |
H2 | Zn、稀H2SO4 | 濃H2SO4 | 不行,氫氣應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
CO2 | 大理石、稀鹽酸 | 濃H2SO4 | 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