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與探究題
小明在學習金屬活動性順序時,對課本上“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一般可以將位于其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這句話產生了好奇.為什么用“一般’’這個詞呢?難道還有例外嗎?
[查閱資料]Na性質活潑,常溫下,與氧氣反應,也可以與水反應放出氫氣.
[實驗與分析]①在實驗室中,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②用鑷子從煤油中取出金屬鈉,放在濾紙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投人蒸餾水中,發現鈉塊立刻熔化成銀白色小球,在水面上到處游動,滴入酚酞試液后溶液變成紅色;③往硫酸銅溶液中,投入一小塊鈉,又出現藍色沉淀,但沒有紅色物質析出.
(1)
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________(2)
從實驗②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任寫三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寫出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結論]活動性較強的金屬不一定將位于其后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表是空氣中成分和人體呼出的氣體各成分含量對照表:
氣體成分 | 氮氣 | 氧氣 | 二氧化碳 | 水蒸氣 | 其他氣體 |
空氣中(%) | 78 | 21 | 0.03 | 0.07 | 0.9 |
呼出的氣體(%) | 78 | 16 | 4 | 1.1 | 0.9 |
請你設計實驗,探究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空氣中氧氣、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相同(寫出實驗方法、現象及結論)。
圖2-5
請你根據圖2-5所示回答以下各題:
(1)第一步應如何操作
(2)下表是他們的探究方案,請你填寫完整:
探究內容 | 實驗方法 | 實驗現象及結論 |
氧氣 含量是否相同 |
|
|
水蒸氣 含量是否相同 |
|
|
二氧化碳 含量是否相同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下列裝置常用于實驗室制取氣體。根據給出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 |
(1)寫出儀器①的名稱 。
(2)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較純的氧氣,應選的裝置組合是 (填序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其中二氧化錳是 。
(3)B和C裝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裝置的優點是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證明二氧化碳氣體已經集滿的方法是 。
(4)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時選用了B裝置。甲、乙、丙三名同學用所選裝置合作實驗過程中,橡皮塞突然彈飛,就此異常現象三名同學探究如下:
【問 題】為什么橡皮塞會突然彈飛呢?
【查閱資料】①容器內瞬間產生氣體過多,壓強過大,可能導致橡皮塞彈飛。
②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的溶質質量分數、接觸面積、溫度、催化劑等因素有關。
【猜 想】甲同學:導氣管堵塞或彎折造成。
乙同學:過氧化氫溶液用量過多造成。
丙同學: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過大造成。
【分析驗證】通過檢查實驗裝置發現導氣管沒有堵塞、彎折的情況;與實驗成功的小組交流,
得知各小組所用過氧化氫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均相同。于是他們否定了 同學的
猜想。請你設計實驗,驗證另一名同學的猜想是導致本次實驗橡皮塞彈飛的主要原因。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 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交流反思】老師建議他們可以通過改進發生裝置的方法,避免橡皮塞彈飛。你對所選的發生裝置有何改進設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將過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藍色固體.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固體沉淀的成分進行了如下探究.請完成下列各題:
(一)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固體為CuCO3,理由: (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體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堿性.
猜想三:固體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資料查閱:
①結晶水合物受熱后易失去結晶水,如CuSO4•5H2OCuSO4+5H2O↑;
②Cu(OH)2、CuCO3受熱易分解,各生成對應的兩種氧化物.
③無水氯化鈣可做吸水劑;堿石灰的主要成分為氫氧化鈉固體和氧化鈣
(三)設計與實驗:
Ⅰ.固體的獲取:將反應后的固、液混合物經過濾、洗滌、室溫晾干得藍色固體.
Ⅱ.定性探究固體的成分:
用圖1所示方案,進行實驗,并得到下列現象:
(1)上圖中無色氣體為 ,所以猜想二不成立.
(2)向藍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屑,實驗現象為 .
發生反應的方程式為 、 .
Ⅲ.定量測定固體的組成:
設固體為aCu(OH)2•bCuCO3•cH2O,為測定其組成,稱取24.0g藍色固體.繼續進行實驗:
圖2中注射器處為兩個單向閥:推注射器時x關閉,y處打開;拉注射器時,x打開進空氣,y關閉.
實驗步驟:①組裝好裝置,檢查氣密性;②反復推拉注射器;③稱量B、C、D、E、F的質量;④關閉彈簧夾,加熱B處玻璃管直到反應不再進行;⑤打開彈簧夾,再次反復緩緩推拉注射器;⑥再次稱量B、C、D、E、F的質量.
問題探究:
(3)進行步驟⑤的操作中,注射器活塞要緩緩推動的主要目的是 .
數據處理:
(4)某興趣小組利用上述方法,測得以下數據:(假定每步反應都完全)
B | C | D | E | F | |
反應前 | 124.0g | 250.0g | 300.0g | 350.0g | 360.0g |
反應后 | 116.0g | 253.6g | 304.3g | 350.1g | 360.0g |
E裝置質量增加的原因是 ;求該固體的化學式中 a: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