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由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組成。自然環境由生物圈、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組成(如圖所示),四個圈層經過漫長演化,既相對穩定、動態平衡,又相互作用、不斷變化,各圈層之間的物質和能量不停循環,這些循環既跟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有關,也受人類活動的影響,并通過復雜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實現。
(一)內涵決定身份﹣﹣物質的組成與分類
(l)用化學符號填空:
巖石圈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_____。大氣圈中含量最高的物質是_____。水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_____。土壤中能促進農作物根系發達的元素是_____。
(2)按要求填表:
物質所屬圈層 | 物質名稱 | 物質的化學式 | 用符號表示構成物質的微粒 | 物質類別 |
生物圈 | 蔗糖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大氣圈 | 氬氣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水圈 | 氫氧化鈣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巖石圈 | _______ | _______ | Na+、SiO32﹣ | _______ |
(二)甲烷﹣﹣小分子,大作為
在如圖的四大圈層中,有下列6種物質:①甲烷;②水;③二氯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氫氣;⑥氧氣。構成這些物質的分子雖然簡單,但這些物質有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物質,有的是物質循環關鍵物質,有的是人類社會生產活動必需的物質。請回答:
(1)在這6種物質中,元素種類共有_____種,人類的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有_____(填化學式,下同),植物生長必需的物質有_____,元素種類完全相同的物質是_____。
(2)甲烷是最重要的基礎有機物之一,不僅可做燃料,還能發生如下反應:
①在隔絕空氣和1000℃條件下,甲烷分解產生炭黑和氫氣;
②在隔絕空氣和1500℃條件下,甲烷分解產生乙炔和氫氣;
③在1400℃條件下,適當比例的甲烷和氧氣反應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
④在800℃和催化劑條件下,適當比例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
試寫出上述②~④三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3)在反應①~④中,屬于置換反應的有_____。
在反應①和②中,反應物相同,而生成物不同,從微觀的角度看,是因為反應條件不同導致_____。
③和④兩個反應的反應物不同,但生成物相同,從物質組成的角度看,其原因是_____。
在實際生產中,反應③需要按比例控制氧氣不能超量,從物質性質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
(三)柔之力﹣﹣神奇的水溶液
水在生活、生產和科學實驗中應用廣泛。巖石圈約有四分之三被水覆蓋,其中的某些物質被水溶解,其隨水的天然循環在水圈中富集,富集后的物質可能再次沉積到巖石圈。
如圖是氯化鈉和碳酸鈉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青海湖區的人們有一種經驗,冬天撈“堿”、夏天曬鹽,這里的“堿”指純堿,鹽指氯化鈉,他們所依據的原理是____。
(2)純堿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僅用物理方法從鹽湖中“撈堿”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工業上主要利用從水圈中獲得的食鹽來制備純堿,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3)為確定某白色固體是碳酸鈉還是氯化鈉,在20℃時,取2.5g樣品加入盛有1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所示,則固體粉末是_____。若將該溶液升溫到40℃時,則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
(四)金屬﹣﹣工業的脊梁
金屬及合金廣泛應用于生活、生產和航天軍工。
資料:水圈和巖石圈中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工業生產中,可用菱鎂礦做原科制'備金屬鎂,流程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l)已知①和②屬于分解反應,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和_____。
(2)通過化學反應,以巖石圈的礦石為原料還可以制備很多其他金屬,請舉一例說明(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制備原理)_____。
(3)如圖是鎂原子結構示意圖,鎂化學性質活潑,原因是_____。四大圈層中含有下列物質:①硫酸鋅;②氯化鈉;③硫酸;④氫氧化鈣;⑤氧氣。其中能和鐵反應的物質有(填序號)_____。
(4)小梅同學將點燃的鎂條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看到鎂條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瓶壁上有黑色物質生成,她認為這種黑色物質是碳單質。在上述過程中,小梅運用的科學方法有_____。
【答案】Al N2 O P C12H22O11 C12H22O11 有機物 Ar Ar 單質 Ca(OH)2 Ca2+、OH﹣ 堿 硅酸鈉 Na2SiO3 鹽 3 H2O、O2 CO2、H2O、O2 CO、CO2 2CH4 C2H2+3H2 2CH4+O2
4H2+2CO CH4+CO2
2H2+2CO ③ 反應條件不同,原子的結合方式不同,導致分子構成不同;反應物的組成元素相同,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超過1400℃,氫氣、一氧化碳會與氧氣反應 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夏天溫度高,加快水分蒸發,氯化鈉容易結晶析出。碳酸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冬天溫度低,易結晶析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 NaHCO3
Na2CO3+CO2↑+H2O Na2CO3 20% MgCO3
MgO+CO2↑ MgC12
Mg+C12↑ 3CO+Fe2O3
2Fe+3CO2。 鎂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 ③⑤ 實驗、觀察、推理
【解析】
(一)(1)巖石圈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大氣圈中含量最高的物質是氮氣,水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土壤中能促進農作物根系發達的元素是磷元素,對應的化學符號是Al;N2;O;P;
(2)蔗糖的化學式為C12H22O11;是由蔗糖分子構成的,屬于有機物;氬氣的化學式為Ar,是由氬原子構成的,屬于單質;氫氧化鈣的化學式為Ca(OH)2,是由鈣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屬于堿類物質;由鈉離子和硅酸根離子構成的物質是硅酸鈉,其化學式為Na2SiO3,屬于鹽類物質。
(二)(1)①甲烷中含有碳元素、氫元素;②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③二氯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④一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⑤氫氣中含有氫元素;⑥氧氣中含有氧元素,所以由三種元素組成;人類的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有H2O、O2;植物生長必需的物質有CO2、H2O、O2;元素種類完全相同的物質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即:CO、CO2;
(2)②在隔絕空氣和1500℃條件下,甲烷分解產生乙炔和氫氣,化學方程式為:2CH4C2H2+3H2;③在1400℃條件下,適當比例的甲烷和氧氣反應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CH4+O2
4H2+2CO;④在800℃和催化劑條件下,適當比例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氫氣和一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CH4+CO2
2H2+2CO。
(3)置換反應是指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只有③屬于置換反應;反應條件不同,原子的結合方式不同,導致分子構成不同;反應物的組成元素相同,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所以生成物相同;超過1400℃,氫氣、一氧化碳會與氧氣反應;
(三)(1)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的物質析出晶體的方法是:降溫結晶;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的物質析出晶體的方法是:蒸發結晶,氯化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夏天溫度高,加快水分蒸發,氯化鈉容易結晶析出;碳酸鈉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冬天溫度低,易結晶析出。
(2)氯化鈉、水、二氧化碳、氨氣反應生成氯化銨和碳酸氫鈉,方程式是: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碳酸氫鈉加熱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所方程式是:2NaHCO3Na2CO3+CO2↑+H2O。
(3)20℃,碳酸鈉的溶解度小于25g,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所以在20℃時,取2.5g樣品加入盛有10g水的燒杯中,不能全部溶解的是碳酸鈉;將該溶液升溫到40℃時,2.5g溶質全部溶解,溶質質量分數為:×100%=20%;
(四)(1)碳酸鎂煅燒生成氧化鎂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MgCO3MgO+CO2↑;氯化鎂電解生成鎂和氯氣,化學方程式為:MgC12
Mg+C12↑(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3)鎂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2,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鐵可以和氧氣反應,鐵可以和酸反應,鐵可以和鹽反應,但鐵排在鋅后面,與硫酸鋅不反應,所以選③⑤;
(4)將點燃的鎂條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看到鎂條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白光,瓶壁上有黑色物質生成,這是實驗和觀察,她認為這種黑色物質是碳單質,這是推理。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
(1)如果A、B均為黑色固體,C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則E的化學式是 ,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 .
(2)如果C是一種淺綠色溶液,D是紅色固體單質,則E的化學式是 ,A與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 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取等質量℃的 a、b、c 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蒸發等量水后恢復至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原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a>b="c"
B. 恢復至 t2℃時,析出溶質的質量 a>b=c
C. 恢復至t2℃時,三種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
D. 若繼續降溫至 t1℃,三種溶液一定都是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做“證明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并收集純凈的氣體”的實驗。設計了如下方案進行實驗:
(1)寫出所標儀器的名稱:①_____、②_____。
(2)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你認為A裝置和_____裝置相連進行實驗,就可以檢驗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寫出D裝置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寫出用A裝置還可以制取 的 日 常生活中一種常見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并說出它的一個重要用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石墨烯是一種革命性材料,具有優異的光學、電學和力學特性。圖為金剛石、石墨和石墨烯的結構模型圖,圖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種新型化合物
②三種物質分別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的產物相同
③金剛石和石墨烯是組成相同但結構不同的兩種物質
④石墨烯有超強的導電性和導熱性,說明石墨烯的化學性質和金屬相似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常見的酸》以后,對蚊蟲分泌的讓人痛癢不止的蟻酸產生了興趣。他們在老師指導下對蟻酸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蟻酸的主要成分是甲酸,甲酸的化學式為HCOOH;甲酸溶于水,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分解反應生成兩種氧化物。
(提出問題)甲酸溶液是否具有酸性?
(實驗與結論)向盛有甲酸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觀察到溶液顏色變成紅色,說明甲酸溶液顯____性。
(提出問題)甲酸分解生成的兩種氧化物是什么?
(推斷與猜想)
⑴小組同學根據甲酸中含有氫元素,推測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⑵他們對另一種氧化物提出兩種猜想:猜想①:二氧化碳;猜想②:一氧化碳。
(實驗與結論)
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他們將甲酸分解產生的氣體通過如下圖所示的裝置(鐵架臺已略去)。
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如下:
Ⅰ.裝置A中澄清石灰水無明顯變化。
Ⅱ.裝置C中的黑色粉末變紅色。
Ⅲ. 裝置D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實驗結論)甲酸具有酸性,在一定條件下分解生成水和_______。
(拓展延伸)人被蚊蟲叮咬后,在其叮咬處涂抹______________可減輕痛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初中化學中常見化合物間的相互關系,且分別是由H、C、O、Cl、Na、Ca中幾種元素組成。其中D、E屬于氧化物,B、G是同一類別物質,胃液中含有少量的A,可幫助消化,F是常用的補鈣劑的主要成份。圖中“﹣”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間存在轉化關系,反應條件、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寫出物質F的化學式_____。
(2)A和B之間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C→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4)從微觀角度分析C→E反應的本質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吸煙有害健康。香煙的煙氣中含有毒的尼古丁,其結構式如圖,下列關于尼古丁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尼古丁分子中質子數與電子數相等
B. 尼古丁分子中氮、氫兩種元素質量比為1:1
C. 尼古丁是由碳、氫、氮三種原子構成的
D. 尼古丁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A. ①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鋅粒
B. ②表示向一定量稀鹽酸和氯化鋇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
C. 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 ④表示將等質量的大理石分別與足量的等體積等溶質質量分數的稀鹽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