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
A. CH4 +2O22H2O + CO2 B. P+ O2
P2O5
C. S+O2SO2↑ D. 4Fe+3O2
2Fe2O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外國語學校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結合下圖所示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一的目的是利用濃氨水的堿性和揮發性,驗證__________;
(2)實驗二中,證明呼出的氣體比空氣中氧氣含量少的操作是向兩瓶中分別__________;
(3)實驗三中,通過測定鹽酸和碳酸鈉粉末反應前后的質量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前后兩次稱量結果不一致,原因是沒有稱量__________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某班同學用右圖裝置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先用彈簧夾夾住乳膠管。點燃紅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紅磷熄滅后一段時間,打開彈簧夾,觀察廣口瓶內水面變化情況。實驗完畢,甲同學的廣口瓶內水面上升明顯小于瓶內空氣體積
的1/5, 下列對這種現象解釋不合理的是( )
A. 甲同學使用紅磷的量太少,瓶內氧氣沒有消耗完
B. 甲同學未塞緊瓶塞,紅磷熄滅冷卻時外界空氣進入瓶內
C. 甲同學未等到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
D. 甲同學插入燃燒匙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瓶內部分空氣受熱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2018屆九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階段質量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為了測定粗鹽(混有少量的泥沙及可溶性雜質)中氯化鈉的純度,進行如下實驗:
(1)主要的實驗步驟有:①溶解 ②稱量 ③過濾 ④計算 ⑤蒸發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⑤④ C.②①③⑤②④ D.②④①⑤③
(2)蒸發時有如下注意事項,你認為錯誤的是______________。
A.蒸發皿中的濾液超過了蒸發皿容積的三分之二
B.蒸發皿必須放在石棉網上加熱
C.加熱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濾液受熱不均而濺出
D.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剩余的液體
(3)實驗結束時發現測得的純度偏高,可能是(填字母序號)_____。
A. 溶解時加水過少 B. 蒸發過程中液滴飛濺
C. 蒸發后所得精鹽很濕 D. 蒸發皿上有精鹽殘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2018屆九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階段質量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區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這三瓶無色氣體最簡單的方法是 ( )
A. 測三瓶氣體的密度 B. 用燃著的木條分別放入瓶中
C. 分別倒入澄清石灰水 D. 聞三瓶氣體的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2018屆九年級(五四學制)上學期期中階段質量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質是 ( )
A. 二氧化硫 B. 氧氣 C. 氮氣 D. 氦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滬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檢測:第4章 第1節 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 題型:填空題
下面是兩個探究可燃物燃燒條件的實驗,請回答相關問題。
(1)如圖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熱水,塞好膠塞,使導管口浸入熱水中,白磷不燃燒。打開K1,將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氣泡冒出,白磷燃燒。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此實驗運用對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燒的一個條件,它是 。
(2)如圖2所示,在空氣中放置時,兩團棉花均不燃燒;若將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燒杯時,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有:① ;
②粘有過氧化鈉的棉花燃燒;
③未粘有過氧化鈉的棉花不燃燒。
通過上述實驗的對比分析,寫出產生現象②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滬教版2018屆九年級上冊化學同步檢測:第4章 第1節 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 題型:選擇填充題
某市一棉花店突發大火,消防人員用高壓水槍噴水滅火,水在滅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A. 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B. 防止燃燒產物污染空氣
C. 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 D. 水分解出不助燃的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最新科技新聞報道,世界最昂貴材料:每克售出1.45億美元。這種材料使用的內嵌富勒烯是一種碳納米結構體,當它們含有氮原子時,有可能改變我們計時的方式,因為它們擁有極長的電子自旋壽命。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 內嵌富勒烯是一種化合物
B. 內嵌富勒烯原子之間沒有間隔
C. 內嵌富勒烯原子是靜止不動的
D. 內嵌富勒烯充分燃燒會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