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里想隨時喝到冰爽的飲料,可以自制化學“冰箱” ,即把一種化學試劑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形成低溫小環境。這種試劑可以是下列物質中的
A.食鹽 B.硝酸銨 C.蔗糖 D.生石灰
B 【解析】 試題分析:把一種化學試劑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形成低溫小環境,說明該物質溶解或反應吸熱。食鹽溶解時溶液的溫度不變;硝酸銨溶解吸熱,導致溫度降低;蔗糖溶解時溫度不變;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溫度升高。故選B。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開封市招模擬考試(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1)a3℃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
(2)a3℃時,甲、乙、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a2℃,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最大的是__________;
(3)甲中混有少量乙,提純甲的適宜方法為__________。
甲>丙>乙 甲 冷卻熱飽和溶液 【解析】本題考查了溶解度曲線的意義和應用。 (1)由圖可知:a3℃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甲>丙>乙; (2)由圖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隨 溫度的降低而較小,而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增大,飽和溶液中質量分數的計算式是 ×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質量分數也就越大; 所以將a3℃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a2℃時,甲、乙會析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2018年九年級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本草綱目》記載:石膽(主要成分:CuSO4•5H2O)出蒲州石穴中…涂于鐵上,燒之紅者真也。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其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是置換反應
B. 綱目中描述的“紅者”物質是鐵銹
C. 綱目中描述的“紅者”物質是銅
D. 其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
B 【解析】A、鐵與CuSO4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故是置換反應,正確; B、綱目中描述的“紅者”物質是生成的銅,錯誤; C、綱目中描述的“紅者”物質是銅,正確; D、其中發生的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現代循環經濟要求綜合考慮環境污染和經濟效益。高純氧化鐵可作現代電子工業的材料,以下是用硫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FeO、SiO2)為原料制備高純氧化鐵(Fe2O3)的生產流程示意圖:提示:(NH4)2CO3溶液呈堿性,40 ℃以上時(NH4)2CO3分解
(1)實驗室中,操作Ⅰ、操作Ⅱ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________等。
(2)濾液Ⅰ中主要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加適量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據題中信息,加入(NH4)2CO3后,該反應必須控制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5)濾液Ⅱ中可回收的產品是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
(6)寫出在空氣中煅燒FeCO3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漏斗 FeSO4,H2SO4 除去過量的稀硫酸 溫度控制在40℃以下 (NH4)2SO4 FeCO3FeO+CO2↑ 【解析】用硫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FeO、SiO2)為原料制備高純氧化鐵(Fe2O3)。(1)操作Ⅰ、操作Ⅱ屬于過濾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漏斗等。(2) Fe2O3、FeO與一氧化碳反應生成鐵,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由于硫酸是過量的,濾液Ⅰ中主要...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夾子開始處于關閉狀態,將液體A滴入試管②與氣體B充分反應,打開夾子,可發現試管①內的水立刻沸騰了.則液體A和氣體B的組合可能是下列的( )
A.氫氧化鈉溶液、二氧化碳 B.硫酸、氮氣
C.酒精、氧氣 D.水、一氧化碳
A 【解析】A、氫氧化鈉溶液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二氧化碳氣體被消耗,導致壓強變小,①中水可以沸騰,故A正確; B、硫酸與氮氣不反應,壓強不變,故B錯誤; C、酒精和氧氣在通常情況下不反應,壓強不會發生變化,故C錯誤; D、一氧化碳很難溶于水,壓強不會變化,故D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靜安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調研(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已知某混合氣體由H2、CO和CO2三種氣體組成,為驗證該混合氣體成分,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
根據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C在實驗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僅根據D裝置中黑色粉末變紅這一現象,不能證明混合氣體中一定存在CO,理由是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②E中出現白色硫酸銅粉末變成藍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該裝置不能檢驗出的氣體是____________,如需檢驗,改進的意見是____________;
④上圖方案B裝置可用來吸收CO2,但沒有現象,為證明CO2和NaOH能發生反應,設計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向充滿CO2的試劑瓶中注入過量20%的NaOH溶液,振蕩后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反應后將AB試劑瓶中混合物過濾,所得溶液中除CaCl2外,還有的溶質是________,整個實驗過程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靜安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調研(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把鐵粉加入Ag(NO3)2、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正確的分析是
A. 如濾液中含有Cu(NO3)2、Fe(NO3)2、Zn(NO3)2,則濾出的固體中只含有Ag
B. 如濾液中含有Fe(NO3)2、Zn(NO3)2,沒有Cu(NO3)2,則濾出固體中有Cu、Ag,可能有Fe
C. 如濾出固體中有Ag、Cu,則濾液中有Zn(NO3)2、Fe(NO3)2,沒有AgNO3、Cu(NO3)2
D. 如濾出固體中有Ag、Cu、Fe,濾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可能含Cu(NO3)2
B 【解析】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換出來,金屬之間活動性差距越大越易發生反應。把Fe粉加入Ag(NO3)2、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由于Fe>Ag,Fe>Cu,且Fe與Ag之間的金屬活動性差距大,所以首先發生的化學反應是:Fe+2AgNO3=2Ag+ Fe(NO3)2 ,當AgNO3溶液反應完以后,Fe再與Cu(NO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靜安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調研(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海水曬鹽 B. 河水結冰 C. 石灰石制生石灰 D. 分離空氣制氧氣
C 【解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無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A. 海水曬鹽,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B. 河水結冰,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C. 石灰石制生石灰,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D. 分離空氣制氧氣,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7-2018學年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 加入足量的鐵屑,充分反應后過濾 |
B |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 點燃 |
C | 除去O2中的少量H2O | 通過CaCl2固體,收集氣體 |
D | 除去鐵粉中的少量銅粉 | 加入過量的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除雜的原則:只除雜,不引雜。即所加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想要的主要成分反應,同時不能引入新的雜質。A、鐵的活動性比銅強,能與硫酸銅反應,錯誤;B、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不能點燃CO2中少量的CO,因此無法達到除雜目的,錯誤;C、氯化鈣可以吸收O2中的少量H2O ,收集干燥氣體,正確;D、除去鐵粉中的少量銅粉,采用加入過量的稀鹽酸的方法,會將主要成分鐵反應掉,過濾、洗滌、干燥后...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