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離子 D.元素
D 【解析】膏中的“氟”指的元素,與其具體存在形態無關,反物質名稱中的的均指元素,故答案選擇D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惠州市畢業生學業綜合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相關實驗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 黃豆與芝麻混合的實驗能說明分子之間有空隙
B. 氫氧化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能說明化學變化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C. 電解水實驗能說明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D. 二氧化碳滅火實驗能說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氣
A 【解析】A、黃豆和芝麻是肉眼可以看見的宏觀物質,不是分子間有間隙,而是物質間的間隙,錯誤; B、氫氧化鈉與硫酸銅溶液反應沒有氣體參加和生成,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實驗能說明化學變化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正確; C、電解水實驗能說明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正確; D、二氧化碳滅火實驗能說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氣,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部分學校2018年九年級中考模擬試卷1 題型:單選題
將一定質量的鐵和氧化銅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量稀鹽酸中,充分反應后產生氣體0.4g,井得到殘留固體6.4g。則原混合物粉末的質量是( )
A. 8.0g B. 11.2g C. 16.0g D. 24.8g
D 【解析】將一定質量的鐵和氧化銅的混合物粉末放入足量量稀鹽酸中,氧化銅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鐵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鐵與氯化銅反應生成銅,最終生成銅的質量為6.4g,故氧化銅的質量為6.4g=8g;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的關系式是 Fe—H2,設生成0.4g的氫氣需要鐵的質量為x, Fe—H2 56 2 x 0.4g =,x=11.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部分學校2018年九年級中考模擬試卷1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中不適宜作為氮肥使用的是( )
A. 氯化銨(NH4Cl) B. 硝酸鉀(KNO3) C. 硝酸(HNO3) D. 尿素[CO(NH2)2]
C 【解析】硝酸是強酸,破壞土壤,故不能做氮肥,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體缺少必須微量元素會得病,因此應盡可能多吃含有這些元素的營養補劑
B.打開汽水瓶蓋時,汽水會自動噴出來,說明此時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變大了
C.一氧化碳有毒,燃著的煤爐會產生一氧化碳,在煤爐上放一壺水能防止人中毒
D.做飯時,若燃氣灶的火焰呈現黃色,鍋底出現黑色,則需要調大灶具的進風口
D 【解析】 試題分析:A、微量元素缺乏會發生一定的病變,但如果強調盡可能多吃,又會導致發生中毒等,所以要合理攝入,而不要過量過多。故說法錯誤。B、汽水是將二氧化碳氣體加壓之后制成的,打開汽水瓶蓋,壓強變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減小,故汽水會自動噴出來,說明了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小而減小,故說法錯誤。C、一氧化碳難溶于水,煤爐上放一壺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說法錯誤。D、做飯時,有時燃...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所示是某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和“
”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據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B.反應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種類都發生改變
C.該反應可能為 2H2 + O2 2H2O
D.該反應的生成物為兩種
C 【解析】 試題分析:A、通過微觀示意圖可看出:反應前是兩種物質,反應后是一種物質,故該反應是化合反應,錯誤,B、化學變化的實質: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新組合,故化學變化前后,分子的種類一定發生了變化,原子的種類不會改變,錯誤,C、通過反應微觀示意圖,該反應可能為 2H2 + O2 2H2O,正確,D、通過微觀示意圖,該反應的生成物為一種,其他一種是過量的反應物,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綜合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滴加稀硫酸時無氣泡產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濾渣中一定有Ag和Cu B.濾渣中一定有Ag
C.濾液中一定有Cu(NO3)2 D.濾液中一定沒有AgNO3
B 【解析】 試題分析:由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是:鐵>銅>銀,在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鐵先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當硝酸銀完全反應后,鐵能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滴加稀硫酸,沒有氣泡產生,說明無鐵剩余,則一定能置換出銀,可能含有銅,溶液中可能含有Cu(NO3)2、AgNO3.A、濾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故A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對比實驗是常用的實驗方法,相關實驗結論正確的是
CO2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 二氧化錳是催化劑 |
C.金屬M生銹需要O2 | D.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不同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該實驗的對比實驗是酸與石蕊的變色情況,錯誤; B、該對比實驗不能說明二氧化錳是該實驗的催化劑,錯誤; C、該對比實驗沒有遵循控制變量法,右管中缺少水,錯誤; D、該實驗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以下是在實驗室里制取氣體時常用的儀器,回答下列問題。
(1)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的方法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
①組裝制取裝置時,需選擇上圖中的A、G、H、L、M、N、O和________;
②當________時開始收集氧氣;
(2)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
①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驗滿的方法是________;
②若用146g10%的稀鹽酸與足量的大理石充分反應,能產生二氧化碳________g。
CD 導管口的氣泡連續而且均勻冒出 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現象 8.8g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儀器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 (1)①MnO2和H2O2是固體和液體混合且反應條件不需要加熱,所以可以選擇A、G、H、L、M、N...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