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金屬在生產生活中應用廣泛。根據金屬性質的差異,工業上常采用電解法、火法、濕法等不同的金屬冶煉方法。
(1)鈉 —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目前,工業上多采用電解氯化鈉的方法生產金屬鈉。在電解熔融氯化鈉獲得金屬鈉的同時,還可獲得一種能做消毒劑的氣體單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2)銅 — 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火法煉銅的工藝,他們將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和木炭一起加熱,就可得到紅色的金屬銅。(反應原理為Cu2(OH)2CO32CuO + H2O + CO2↑,CuO + C
Cu + CO↑,2CuO + C
2Cu + CO2↑)另外,西漢時代的《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說法,到了宋代和元代, “膽銅法”(鐵與硫酸銅反應)成為濕法煉銅的重要方法之一。
①下列關于“膽銅法”的說法中,錯誤的是____(填序號)。
A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 說明了金屬鐵的活動性比銅弱
C 硫酸銅溶液不能用鐵桶存放 D 反應后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
②與“火法”煉銅相比,“濕法”煉銅的優點有(至少答一條)________。
(3)鎂—21世紀大有前途的綠色金屬材料鎂合金堅硬、輕盈又耐熱,廣泛應用于火箭、導彈、飛機等領域的生產制造,被譽為 “國防元素”,世界各國爭相發展海水提鎂產業。從海水中提取鎂的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小路同學在實驗室中欲測定某海水樣品中MgCl2的含量。她取了1.0 L該海水樣品,逐步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NaOH溶液,邊加邊攪拌使其充分反應,實驗中生成沉淀與加入NaOH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2所示。試計算:
①當滴入NaOH溶液40g時(即A點),燒杯中溶液里的溶質為(寫化學式)_____。
②該海水樣品中MgCl2的質量_____?(精確至0.01g)
【答案】2NaCl2Na + Cl2↑ B 操作簡便,產物無污染(安全環保),節約能源,原料轉化率高等。 NaCl、MgCl2(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給分) 4.75g
【解析】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電解熔融氯化鈉,生成金屬鈉和一種能做消毒劑的氣體單質,氯化鈉中含Na、Cl,生成物中含Na,故該氣體單質含氯元素,故電解熔融氯化鈉獲得金屬鈉和氯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Cl2Na + Cl2↑;
(2)①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反應的現象為:有紅色固體出現,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此反應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該反應說明鐵比銅活潑,硫酸銅溶液不能用鐵桶存放,因為鐵能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故B錯誤;
②相比火法煉銅,濕法煉銅不需要加熱,則反應條件簡單,且火法煉銅得到的銅易被氧化,所以“濕法”煉銅的優點有操作簡便,產物無污染(安全環保),節約能源,原料轉化率高等;
(3)①氫氧化鈉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氫氧化鎂沉淀,當滴入NaOH溶液40g時(即A點),氯化鎂有剩余,燒杯中溶液里的溶質為氯化鈉、氯化鎂,故填:NaCl、MgCl2;
②恰好完全反應時,消耗NaOH質量=80g×5%=4g,
設MgCl2的質量為x,
x = 4.75g。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容器內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則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g | 17 | 10 | 25 | 48 |
反應后/g | 19 | 10 | 41 | 30 |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這個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可以是碳酸鈣或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
D.參加反應的丁的質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質量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必備工具。用化學用語填空:
(1)可用于制造低溫環境的氦氣_____.
(2)氮元素是農作物生長所需的一種營養素, 其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銨態氮肥都含有銨根離子____、與堿反應產生氨氣__, 氨氣可用濕潤的pH試紙檢驗,因為氨氣遇水產生了氨水___,在上述三種含氮物質里氮元素化合價均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所示的四棱錐體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六種物質之間的反應關系圖。(“→”表示轉化關系,“一”表示相互能反應,部分反應物、生成物或反應條件已略去)。X與B發生中和反應,產物之一是廚房內常用的調味品;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與D反應可得到B;X、Y是同類物質。請回答:
(1)B的俗稱是_____;C的化學式是_____。
(2)寫出D→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要求該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_____。
(3)寫出Y→X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取某單一成分的溶液X三等份,分別加入到足量的硝酸銨溶液、碳酸鈉溶液和硫酸鎂溶液中,充分振蕩,產生的現象如下表所示,則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加入物質 | 硝酸銨溶液 | 碳酸鈉溶液 | 硫酸鎂溶液 |
實驗現象 | 產生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 | 生成白色沉淀 | 生成白色沉淀 |
A.該溶液X一定呈堿性B.與硝酸銨反應生成的氣體通入無色酚酞試液,酚酞溶液變紅色
C.該溶液X中可能含有Ca2+ D.與硫酸鎂反應生成的沉淀加入稀硝酸無任何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制堿工業先驅侯德榜改進西方制堿方法,發明了“侯氏制堿法”,其生產過程涉及主要化學反應有:①;②
;③
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X的化學式是
B.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
C.侯氏制堿法制得的堿為純堿
D.反應②所得的是一種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如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
圖1是將純銅片和黃銅片互相刻劃,純銅片上留下明顯的劃痕,該現象說明______。
圖2是電解水實驗,實驗中檢驗a管內產生氣體的方法是______。
圖3是探究分子性質的實驗。擠出濃鹽酸,A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設計A、B兩個實驗的目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燒堿是重要化工原料,廣泛用于造紙、印染產業。2019年我國燒堿總產量近3000萬噸。
(1)工業上常采用電解飽和食鹽水來制備燒堿,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則X的化學式是_____。
(2)燒堿露置在空氣中會變質該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3)小紅在處理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物廢液時,加入一定量燒堿溶液并充分反應后,有藍色沉淀生成,過濾濾液呈藍色。
①反應過程中生成沉淀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②濾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質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寫出a儀器名稱________(此空1分)
(2)利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試管口需塞一團棉花,作用是______,用C裝置收集氧氣集滿的標志是___________。
(3)實驗室通常利用B、E裝置的組合來制取并檢驗二氧化碳,請寫出實驗室檢驗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