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中和反應實驗時,將稀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看到有氣泡產生。是不是拿錯了藥品?經檢驗確認沒有拿錯藥品,而是氫氧化鈉溶液變質了。
【分析】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的原因是氫氧化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發生了反應。
【提出問題】該氫氧化鈉溶液是全部變質還是部分變質?
【查閱資料】①已知反應:(白色)
②氯化鋇溶液呈中性。
【設計實驗】依據查閱的資料設計實驗步驟,并進行實驗,根據實驗現象推斷相應實驗結論。
取待測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氯化鋇溶液,將_______完全除去;
取反應后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發生的現象為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該興趣小組的同學得出的結論是:氫氧化鈉溶液____________(填“部分”或“全部”)變質。
【進一步實驗】該小組同學用變質的溶液制取不含雜質的氫氧化鈉溶液,繼續完成中和反應實驗。請你幫助他們解決下列問題:
(1)除去氫氧化鈉溶液中存在的上述雜質可加入適量的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借助于____________可判斷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實驗設計】(1)Na2CO3 (2)溶液變紅色
【實驗結論】部分
【進一步實驗】(1)Ca(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
[或Ba(OH)2 Ba(OH)2+Na2CO3=BaCO3↓+2NaOH] (2)指示劑或pH試紙或酚酞試液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是實驗探究題,難度較上題有所增加。牢抓題目給出的信息,氫氧化鈉變質了,是部分還是全部變質?變質生成了碳酸鈉,從提示信息告知碳酸鈉與氯化鋇溶液會生成白色沉淀,故第一空的過量氯化鋇就是與碳酸鈉反應,將Na2CO3完全除去,由于所加氯化鋇是中性的,故不會改變原來溶液的酸堿性,紫色的石蕊試液是一種指示劑,若原來溶液知識部分變質,還含有氫氧化鈉,所以溶液會變成紅色,故得到的結論是氫氧化鈉溶液是部分變質。(1)的提問與前面的不同,這是要除去氫氧化鈉中變質的碳酸鈉,我們不能加入氯化鋇,因為要除雜會加入氯化鋇帶來雜質氯化鈉,我們應該選擇Ba(OH)2或者Ca(OH)2,方程式為Ba(OH)2+Na2CO3=BaCO3↓+2NaOH或Ca(OH)2+Na2CO3=CaCO3↓+2NaOH,(2)的提問來自與題目前面的信息,我們可以借助指示劑的變色或者PH試紙來判斷,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后溶液呈中性了,故答案可以填寫:指示劑、pH試紙、酚酞試液,填石蕊試液不太合適,因為變色不靈敏。
考點:考核酸堿鹽之間的反應及指示劑的使用。
點評:認真審題,仔細分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小剛同學認為家里廢鎖的鎖芯是黃銅,拿到學校和同學們一起研究它的成分.他們將鎖芯樣品放入一個燒杯中,并向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應后,發現燒杯中有固體剩余物,然后將其過濾.
(1)剩余固體中一定含有銅的理由是 .
(2)證明黃銅中含有鋅的現象是 .
(3)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可能含有的溶質是 .
(4)探究濾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質.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和結論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愛探究的聰聰做了一個家庭小實驗:將盛有部分雪碧(碳酸飲料)的飲料瓶的瓶蓋上插入一根長吸管,吸管的另一端伸入裝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杯子里,將飲料瓶放在一裝有NaOH固體的容器內,然后向容器內緩緩注入一定量的水,如圖所示:
請回答:(1)杯子中的現象是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其反應方程式為 CO2+Ca(OH)2=CaCO3↓+H2O ;
(2)說明:NaOH固體溶解時 (填“吸”或“放”)熱,CO2的溶解度隨溫度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用電解水的方法測定水的組成后,提出問題:“測定水的組成還有其他的方法嗎?”經過討論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請你一起對此展開探究。
[設計方案]甲同學利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原理和下圖裝置及藥品進行實驗(操作規范)。裝置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洗氣瓶B中濃硫酸的作用為
[實驗探究]當玻璃管中固體由黑色轉變為紅色時,實驗測得:①裝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體的總質量在反應后減少了1.6g;②裝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質的總質量在反應后增加了1.82g,用此數據算得水中H、O元素的質量比為 ,而由水的化學式算得H、O元素的質量比為 。
[分析交流]針對上述結果與理論值有偏差,乙同學認為:該裝置存在缺陷,此觀點得到了大家的認同,你對此改進的方法是 (假設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堿石灰吸收,裝置內空氣中的水蒸氣、CO2忽略不計)。小組同學用改進后的裝置重新實驗得到了正確結果。
[意外發現]丙同學不小心將反應后的少量紅色固體a灑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發現除了有紅色固體b以外,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為藍色。
[提出問題]銅與稀硫酸是不反應的,這里溶液的顏色為什么會變藍呢?
[查閱資料]①CuO被還原的過程中會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還原在Cu;
②Cu2O固體是紅色的,它一稀硫酸的反應為:
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結論]紅色固體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紅色固體a中含有Cu2O是否會影響水組成的測定結果 (填“影響”或“不影響”)。
[提出猜想]針對紅色固體a的成分,小組同學提出猜想①是:Cu2O和Cu;猜想②是: 。
[拓展探究]丁同學利用改進后的裝置及藥品重新實驗,通過測量反應前后固體質量的方法去確定哪種猜想成立,他已稱得:①玻璃管的質量;②反應前紅色固體a和玻璃管的總質量,完全反應后,你認為他還需要稱量 的質量。
[教師點撥]稱取一定質量的紅色固體a與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經過濾、洗滌、干燥后再稱量紅色固體b的質量,也可以確定哪種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組同學再次實驗,他們開始稱取質量為3.6g的紅色固體a,與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應后得到紅色固體b為2g 。假如3.6g紅色固體a都是Cu2O,請你計算出生成銅的質量(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進行計算,寫出計算過程);然后,通過與實際得到的固體2g進行比較,判斷猜想 成立(填①或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小東、小林和小雨同學對氫氧化鈉溶液使酚酞溶液變紅的現象很感興趣,決定做實驗進行探究:氫氧化鈉溶液中到底是哪一種粒子使酚酞溶液變紅?實驗中可供使用的用品有鹽酸、氯化鈉溶液、氯化鈣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酚酞溶液及若干支試管。
【提出假設】假設(1):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是H2O。
假設(2):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是Na+。
假設(3):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是________。
小東認為不做實驗即可說明假設(1)不成立,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驗證】(完成下列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及實驗結論)
實驗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 | 向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變為紅色 | |
(2)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倉庫中有一包氮肥的包裝標簽模糊不清,有同學進行了以下探究:
(1)操作③用玻棒攪拌的目的是 。
(2)請完成下表(已知AgCl和BaSO4是難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體):
| 假設和現象 | 判斷和化學方程式 |
a | 若現象I為無氨味。 | 則樣品中不含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 |
b | 由操作②現象判斷。 | 該樣品一定含有__________離子。 |
c | 若現象Ⅲ為白色沉淀,現象Ⅳ為無沉淀。 | 則樣品中含有 (寫名稱),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d | 若現象Ⅲ為“無沉淀”,現象Ⅳ為白色沉淀。 | 則樣品中含有 (寫化學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室內起火,迅速打開所有門窗通風 | B.用鋼絲刷擦洗鋁鍋上的污垢 |
C.進入久未開啟的菜窖前先進行燈火實驗 | D.焚燒廢棄塑料解決“白色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單選題
化學對改善生活和促進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催化劑一定能加快化學反應速率 |
B.稀土是儲量較少、不可再生的金屬資源 |
C.超量施加化肥、農藥有利于農業增產增收 |
D.冬季使用粗鹽作融雪劑清雪,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探究題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用氫氧化鈣溶液和鹽酸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時,向燒杯中的氫氧化鈣溶液加入稀鹽酸一會后,發現忘記了滴加指示劑。因此,他們停止滴加稀鹽酸,并對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成分進行探究。
Ⅰ、寫出該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 。
Ⅱ、探究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提出問題】該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② 。
【查閱資料】氯化鈣溶液呈中性。
【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試管中,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振蕩
實驗現象: ③ 結論:猜想一不正確
實驗步驟:實驗步驟取少量燒杯內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鈉溶液至過量
實驗現象: ④ 結論:猜想二不正確,猜想三正確
【反思與拓展】
(1)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成分時,除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⑤ 。
(2)根據所學化學知識,驗證燒杯內溶液中的溶質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質單獨使用也能完成該實驗? ⑥ (填序號)
a.pH試紙 b.銅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銀溶液
(3)燒杯中的溶液未經處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⑦ (寫一條)。要處理燒杯內溶液,使其溶質只含有CaCl2,應向燒杯中加入過量的 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