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時刻離不開空氣,空氣中可供給呼吸的氣體是( )
A.氮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D.稀有氣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草母磷(C3H8NO5P)是一種常見的除草劑,下列關于其敘述錯誤的是
A.屬于有機物
B.由5種元素組成
C.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3:8
D.1個草母磷分子中含有18個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臭氧(O3)、二氧化氯(ClO2)、雙氧水(H2O2)等都是生產、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劑,三種物質中都含有( )
A.氧分子B.氧離子C.氧氣D.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 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尊愛美麗地球,守護自然資源。下列行為不利于保護地球的是
A.拒絕使用一次性竹筷B.生活污水集中凈化處理
C.堅決執行限塑令D.大力發展火力能發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復分解反應能否發生,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編號 | ① | ② | ③ |
物質 | NaOH溶液 | Na2CO3溶液 | BaCl2溶液 |
加稀硫酸后的現象 | 無明顯現象 |
| 白色沉淀 |
(1)實驗②中的現象是 .
(2)小楊同學認為實驗①不反應,小康同學不同意小楊同學的觀點,認為無明顯現象并不代表沒有發生反應. 經小組討論,設計如下實驗來探究稀硫酸與NaOH溶液能否發生反應.
觀察到上述實驗試管中的現象(選填“紅色消失”或“紅色不消失”),說明稀硫酸與NaOH溶液發生了反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反應后,同學們將所有廢液倒入同一燒杯中,靜置,燒杯中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無色,該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除酚酞外)是(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古代的物質文明華夏民族在認識、改造和應用物質方面有著輝煌的歷史. ①東晉《抱撲子》中記載:“以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曾青”即硫酸銅溶液).
②戰國《周禮》中記載;“煤餅燒礪房成灰”(“礪房”即牡礪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將“灰”溶于水可制得漚浸樹皮脫膠的堿液.
③元代《庚道集》中記載:“點銅戍銀”(即單質锏與砷熔合形成銀白色的物質).
請運用你學過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①~③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填編號)其中發生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①中發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 , 該反應中發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變化發生的微粒是(寫出微粒符號) .
(3)②中“灰”溶于水的變化中,其能量的轉化形式是 .
(4)③中的“銀”是否屬于合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物與生成物共有3種物質 B.反應后原子個數增多
C.該圖可示意CO與O2的反應 D.反應物中元素的化合價都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所給的信息和標志,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 B | C | D |
《淮南萬畢術》中記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 | 《夢溪筆談》中記載,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 | ||
是現代濕法冶金的先驅 | 這里的石油指的是一種油脂 | 看到有該標志的丟棄物,應遠離并報警 | 貼有該標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