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12日是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以下有關火災現場處理方法錯誤的是( )
A. 身上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B. 用水澆濕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 人員被火勢圍困在高層建筑時使用樓內電梯撤退
D. 逃生路線被火封住,應退回室內,關閉門窗,向門窗澆水,發出求救信號
C 【解析】試題分析:A、身上著火如果亂跑則會加速空氣的流動,提供更充足的氧氣,而使火勢更旺,所以身上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故A方法正確;B、發生火災后,生成的高溫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氣體,這些氣體的密度小,會浮在房間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會吸入更多有毒氣體或因缺氧而發生危險,所以用水澆濕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確的做法,故B方法正確;C、火災可能引起停電,住宅樓...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五四學制)聯考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應用、化學方程式及基本反應類型均正確的是( )
A. 鑒別碳酸鈉溶液和硫酸鈉溶液: BaCl2+Na2SO4=BaSO4↓+2NaCl 復分解反應
B. 硫酸廠污水可用熟石灰中和處理: H2SO4+Ca(OH)2=CaSO4+H2O 復分解反應
C. 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4P+5O2=2P2O5 氧化反應
D. 生石灰加入到紫色石蕊試液中,石蕊變色的原因:CaO+H2O=Ca(OH)2 化合反應
D 【解析】A、碳酸鈉和硫酸鈉都能和氯化鋇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不能鑒別,錯誤;B、該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的應為:H2SO4+Ca(OH)2═CaSO4+2H2O,錯誤;C、該化學方程式缺少反應條件,錯誤;D、生石灰加入到紫色石蕊試液中,石蕊變色的原因:CaO+H2O=Ca(OH)2 ,屬于化合反應,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2018屆適應性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學習并幫助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中。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是什么呢?
【假設猜想】針對疑問,大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
【實驗探究】(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________。
(2)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燒杯中的溶液,并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BaCl2溶液、Na2CO3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探究。
實驗方案 | 測溶液pH | 滴加Na2CO3溶液 | 滴加BaCl2溶液 |
實驗操作 | |||
實驗現象 | 試紙變色,對比比色卡,pH<7 | ___________ | 產生白色沉淀 |
實驗結論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實驗結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實驗結論】(2)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請大家反思。同學們經過反思發現了這兩處錯誤:
(1)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方案中也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四 NaOH 產生大量氣泡 將pH試紙伸入待測溶液中 BaCl2溶液能與Na2SO4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不能確定溶液中一定存在H2SO4 【解析】【假設猜想】酸堿之間能發生反應,酸堿不能同時存在。【實驗探究】(1)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NaOH。(2)碳酸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質量檢測模擬二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某氫氧化鈣粉末中含有碳酸鈣雜質。取樣品25 g于錐形瓶中,加適量水,攪拌,再滴加稀鹽酸,充分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后,測得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生成氣體的質量關系如下圖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_____________g。
(2)計算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
2.2 20% 【解析】本題考查了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讀懂關系,弄清反應過程是解題的關鍵。 (1)由題目中圖可以看出:當加入稀鹽酸的質量為45g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完全反應且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g; (2)設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25g×x 2.2g x=20% 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質量檢測模擬二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中,不正確的是
選項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除去雜質的方法 |
A | NaOH溶液(Na2CO3) | 加入適量的Ca(OH)2溶液、過濾 |
B | CaO(CaCO3) | 加水溶解、過濾 |
C | CO(CO2) | 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
D | FeSO4溶液(H2SO4) | 加入足量鐵粉、過濾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試題分析:B中CaO(CaCO3)加水溶解、過濾是不對的,因為氧化鈣會和水反應,因此B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向60g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CaCl2溶液。實驗過程中生成沉淀的質量與加入CaCl2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1)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淀的質量為_________g。
(2)計算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__。
10克 10% 【解析】Na2CO3和CaCl2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設生成氯化鈉的質量為x Na2CO3+ CaCl2=CaCO3↓+2NaCl 100 117 10g x 100/10g=117/x x=11.7g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10% 答: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載人航天器工作艙中的空氣要與地球上的空氣基本一致。 資料: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分子個數之比。
(1)用微觀示意圖表示工作艙中空氣的主要成分,圖中最合理的是 ________(填序號)
A.A B.B C.C D.D
(2)宇航員呼出的CO2用氫氧化鋰(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航天器返回地面后,用Ca(OH)2與Li2CO3發生復分解反應,使__________(填化學式)再生。
C 2LiOH+CO2===Li2CO3+H2O LiOH 【解析】(1)空氣中氮氣和氧氣應該均勻分布,且氮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約為4:1,C圖符合上述說法,選C;(2)宇航員呼出的CO2用氫氧化鋰(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通過復分解反應規律可知Ca(OH)2與Li2CO3發生復分解反應又生成了氫氧化鋰。故使LiOH再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稀釋濃硫酸時,先往燒杯中傾倒的液體為___________。
(2)石灰石煅燒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3)打開盛有濃鹽酸的瓶蓋,瓶口上方看到的“白霧”是因為濃鹽酸具有____________性。
水 CaCO3 CaO +CO2↑ 揮發 【解析】(1)濃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濃硫酸溶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熱,故稀釋濃硫酸時,先往燒杯中傾倒的液體為水;(2)石灰石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氣體,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CaO +CO2↑;(3)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形成鹽酸小液滴,出現白霧,所以瓶口出現的白霧是鹽酸小液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東莞市2018屆中考模擬(一)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化學符號填空:
氫原子______; 保持氮氣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______;
兩個銨根離子______; 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價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