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常用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名稱:①________。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選填序號),用E裝置收集氧氣完畢后,應先______(選填 “從水中取出導氣管”或“熄滅酒精燈”)。
(3)實驗室制取CO2,為方便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___(選填序號),可用D裝置收集CO2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鐵架臺 A 從水中取出導氣管 C 密度比空氣大
【解析】
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
(1)儀器名稱:①鐵架臺。
(2)高錳酸鉀加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反應需要加熱,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A,用E裝置收集氧氣完畢后,為防止水倒吸,炸裂試管,應先從水中取出導氣管。
(3)實驗室制取CO2,為方便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裝置C含有有孔隔板,使固體物質在隔板上,當反應進行時隔板上的固體與液體接觸,反應進行;當把止水夾關閉時,產生的氣體是壓強增大,把液體壓入長頸漏斗,隔板上的固體與液體分離,反應停止,故應選擇的發生裝置是C,D裝置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故可用D裝置收集CO2的理由是密度比空氣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I.探究水的組成:
(1)研究氫氣的燃燒實驗是人們認識水的組成的開始。在相同條件下,欲使1L氫氣完全燃燒,所需空氣至少約為____L。
(2)科學家們用“電解法”證明了水的組成(裝置如圖所示,電極不與水及生成的氣體反應)。電解時,水中可加入少量的NaOH,其作用是____。 通電一段時間后,發現試管中收集到的氧氣和氫氣的體積之比略小于1:2,其原因可能是____ (寫出一條即可)。
(3)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也可以證明水的組成,發生的反應為:H2+CuOCu+H2O,裝置中的堿石灰是一種可吸收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質。①裝置A中玻璃管和其中的物質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差為m1,裝置B和其中的物質在反應前后的質量差為m2,據此可計算出水中H、O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用含 m1、m2的代數式表示)。
②小明同學認為上述裝置存在明顯不足,其理由是:空氣中的______會進入B裝置,這將會導致實驗測得的H、O元素的質量比比理論值____(填“大”或“小”)。
II.(4)量筒中液體的液面如圖,則液體體積的讀數為_____,若欲量取18.0mL液體,應選用的量筒規格是___
A 10mL B 25mL C 50mL,請填序號。
(5)某次實驗需要稱取8.2g食鹽,但實驗室只找到一架托盤天平和一只10g的砝碼,托盤天平的游碼最大讀數為5g。若小李同學在稱量時游碼讀數如圖,則他至少進行了___次稱量操作;小張同學想出了一個更簡單的方法:他利用10g砝碼一次就準確稱取了8.2g食鹽,則小張在稱量時游碼的讀數為____。
Ⅲ.請計算:1.7千克 NH3與____千克CO(NH2)2(尿素)中所含的氮元素質量相等(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在地殼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數量眾多,而且分布極廣。
(1)圖①為碳原子的結構示意圖,根據碳原子最外層電子數可知,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________ (填“活潑”或“不活潑”);
(2)圖②、③、④對應三種碳單質:圖②單質的名稱是________,圖④單質的化學式是________;
(3)C為+4價,C1為-1價,由C和C1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同學對實驗室制備氧氣的條件進行如下探究實驗。
(1)為探究催化劑的種類對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影響,甲設計以下對比實驗:
Ⅰ.將3.0g KClO3與1.0g MnO2均勻混合加熱
Ⅱ.將x g KClO3與1.0g CuO均勻混合加熱
在相同溫度下,比較兩組實驗產生O2的快慢。Ⅱ中x的值應是_____。寫出Ⅱ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探究影響雙氧水分解速率的某種因素。
①乙的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雙氧水的質量 | 雙氧水的濃度 | MnO2的質量 | 相同時間內產生O2體積 | |
Ⅰ | 50.0g | 1% | 0.1g | 9 mL |
Ⅱ | 50.0g | 2% | 0.1g | 16 mL |
Ⅲ | 50.0g | 4% | 0.1g | 31 mL |
本實驗中,測量O2體積的裝置是_____(填字母);
實驗結論:在相同條件下,_____,雙氧水分解的速率越快。
②丙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通過比較______也能達到實驗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應,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圖四個實驗。實驗Ⅰ、Ⅳ中小花變紅,實驗Ⅱ、Ⅲ中小花不變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驗Ⅰ說明醋酸可以使小花變紅
B.實驗Ⅲ說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變紅
C.實驗Ⅱ、Ⅲ、Ⅳ說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生化學反應
D.上述實驗說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興趣小組做以下實驗探究分子有運動。請回答實驗中的有關問題。
(1)實驗I:在盛有少量蒸餾水的小燒杯中先滴入2-3滴酚酞試液,再向其中滴加濃氨水,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根據實驗1得出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
(2)實驗II(如圖甲所示):燒杯B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為使實驗結論準確可靠,興趣小組成設計實驗III(如圖乙所示)作為對比實驗。你認為有無必要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化學符號填空。
(1)鋅元素被稱為“智力之花”,該元素符號為___________。
(2)某種氣體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占78%,表示出它的2個分子___________。
(3)能表示一種元素、又能表示一個原子、還能表示一種單質___________。
(4)+3價鋁元素組成的氧化物的化學式___________。
(5)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填空:
(1)寫出圖中標示的儀器名稱:a_______;b_______
(2)興趣小組在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一瓶相對純凈的氧氣,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制取裝置組合為_____(填對應字母),當_________________時說明收集的氧氣已滿。
(3)興趣小組集滿氧氣后進行實驗,發現氧氣不純,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科學家最新研制出一種新型石墨烯-鋁電池,可以讓電動汽車在10min左右充滿電,然后行駛1000km以上。碳、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它們的化學性質相同B.鋁在地殼中含量最高
C.碳的原子序數為6D.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