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同學用量筒量取液體,視線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讀數為15 mL;倒出部分液體后,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為9 mL。則該同學實際倒出的溶液體積( )
A. 小于6 mL B. 大于6 mL C. 等于6 mL D. 無法確定范圍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泗洪縣新星城南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B. 鎂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白色固體氧化鎂
C. 銅粉放在空氣中加熱,由紅色變成黑色
D.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碳是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質是中學化學研究的重點。
(1)“低碳生活”倡導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為了減少________
(2)圖1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碳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B.碳原子核內質子數為6
C.碳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圖2 D.碳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原子都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
B. 水變為水蒸氣后體積變大是因為水分子變大。
C. 保持銅和氦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都是原子。
D. 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宿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甲、乙、丙三個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分別進行了實驗探究.
(1)甲同學:用足量的紅磷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1/5(偏小),請寫出兩條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
請你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或符號表達式):___該反應屬于____反應(填反應的基本類型)。
(2)乙同學:用足量的木炭代替紅磷做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結果實驗失敗了,請你幫助他分析失敗的原因:______.
(3)丙同學:打算用鐵絲替代紅磷,實驗能否成功?_____(填“是”或“否”),并說明理由.____.
(4)燃燒后,集氣瓶內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請結合本實驗推測氮氣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氮氣的化學性質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階段練習(12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各組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選用的除雜方法正確的是( )
選項 | 物質 | 除雜方 |
A | CO2(CO) | 在空氣中點燃 |
B | Fe(Cu) | 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后過濾 |
C | CuO(C) | 在氧氣流中加熱 |
D | N2( O2) | 加入 硫粉點燃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小明把“探究魚鰾內氣體的體積和成分”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小明通過查閱資料獲知:①這種魚鰾內氧氣約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氣。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探究分兩步進行。
(1)測量魚鰾內氣體的體積。
方法A:用醫用注射器取魚鰾內氣體,測量其體積;
方法B:如圖所示,在水下刺破魚鰾,用量筒采取排水法收集魚鰾內氣體并測量體積;你認為測量結果不準確的一種方法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2)探究魚鰾內氣體的成分。(現有兩瓶魚鰾內的氣體)
步驟 | 操作 | 現象 |
驗證鰾內含有氧氣 | ______ | ______ |
驗證鰾內含有二氧化碳 | ______ |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