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廣安市武勝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監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樂百氏”礦泉水標簽上印有水質成分如下(mg/L): 硒:0.013;鍶:0.0596;鋅:0.00162;鈉:18.4;鈣:4.69。這里的硒、鍶、鋅、鈉、鈣是指
A. 元素 B. 原子 C. 單質 D. 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龍巖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碳酸亞鐵(FeCO3)可用于制作補鐵藥物,以下是用赤鐵礦燒渣(主要成分為Fe2O3、SiO2等)為原料制備碳酸亞鐵的生產流程示意圖:
(資料)40℃以上時,(NH4)2CO3易分解。
(1)操作Ⅰ的名稱為_____,該操作中需要將圓形濾紙折疊處理,下列圖示中不該出現的情形是_____(填字母序號)。
(2)向硫鐵礦燒渣中通入CO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3)加入(NH4)2CO3后,該反應必須控制的條件是__________。
(4)溶液C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豐臺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利用如圖所示實驗研究氧氣的性質。
(1)實驗1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
(2)實驗2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3)實驗2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豐臺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為航天大國,火箭發射成功率世界領先。一種新型火箭推進劑在火箭發射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微觀過程如下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甲的化學式為N2O4 B.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1
C. 乙中氮、氫原子的個數比為1:2 D. 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
(1)我國首架大型客機C919中使用了大量的鋁鎂合金,鋁制品在空氣中不易被腐蝕,具有“自我保護”能力,其原因是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鋁、銅、銀是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三種金屬。同學甲設計了如下三個實驗來驗證它們的金屬活動性強弱:① 鋁、硝酸銀溶液;②銅、硫酸鋁溶液;③銅、硝酸銀溶液。同學乙認為這一方案中實驗 ______(填“①”、“②”、“③”)可以不做,也能驗證三個金屬的活動性強弱。請寫出實驗③中的實驗現象______。
(3)中國南海海底有大量的可燃冰(CH4·nH2O)。
① 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種空間籠狀結構,甲烷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籠內空隙中,無固定的化學計量關系,因此可燃冰屬于________(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②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氣中燃燒,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
物質 | 甲烷 | 氧氣 | 水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反應前質量/g | 3.2 | 11.2 | 0 | 0 | 0 |
反應后質量/g | 0 | 0 | 7.2 | 4.4 | 未測 |
根據表格中數據,請完成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
(4)某工廠利用廢硫酸與廢鐵屑反應制取硫酸亞鐵。現制得FeSO4 1.52 t,需要鐵的質量至少是多少?(在答題卡上寫出計算過程)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氧氣、二氧化碳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某興趣小組對這兩種氣體研究如下:
Ⅰ.氧氣、二氧化碳的制備:
(1)寫出A圖中有標號儀器①的名稱:__________。
(2)寫出用KMnO 4制取O 2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該裝置中棉花團的作用是__________,圖中裝置一處明顯的錯誤是__________。
(3)在化學實驗室中用石灰石和稀鹽酸來制取二氧化碳可選用圖B所示的發生裝置,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
(4)制二氧化碳也可選用如圖C所示的裝置,與B裝置相比,C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用圖D裝置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將石灰石放在銅絲網中,該實驗說明了銅____(填“能”或“不能”)和稀鹽酸發生反應。
Ⅱ.二氧化碳的性質及氧氣的收集研究:
(1)二氧化碳的性質研究
①如圖E所示的裝置可以測定一段時間收集的二氧化碳的體積,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
②如圖F所示的裝置說明了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的性質,該性質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__________。
③已知:CO 2和SO 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異性。
實驗一:將收集滿兩種氣體的試管同時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片刻后實驗現象如圖所示,說明相同條件下SO 2比CO 2__________(填“易”或“難”)溶于水。
實驗二:已知鎂條可以在CO 2中劇列燃燒: 2Mg+CO 2 2MgO+C,試推測鎂條在SO 2中燃燒的現象為:劇烈燃燒,__________。
(2)氧氣的收集
(實驗1)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當放置在集氣瓶口帶火星木條復燃時停止收集,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復實驗3次。
(實驗2)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當放置在集氣瓶口帶火星木條復燃后,繼續收集40秒,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復實驗3次。
(實驗3)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測定瓶中氧氣的含量,重復實驗3次。
實驗數據:
實驗1 | 實驗2 | 實驗3 | |||||||
氧氣的體積分數(%) | 79.7 | 79.6 | 79.9 | 88.4 | 89.0 | 87.9 | 90.0 | 89.8 | 89.3 |
氧氣的平均體積分數(%) | 79.7 | 88.4 | 89.7 |
數據①由實驗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時,為提高獲得的氧氣體積分數,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②不考慮操作因素,實驗3獲得的氧氣體積分數不能達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相城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發生改變
B. 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沒有改變
C.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 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