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以水為溶劑制成的溶液,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1)市售的一種罐裝飲料,在飲料罐的夾層中分別裝入某種固體物質和水,飲用前搖動飲料罐使它們混合,飲料溫度就會降低,這種固體物質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燒堿 B.食鹽 C.硝酸銨 D.生石灰
(2)下表是硝酸鉀、氯化鈉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表 (單位:g/100g水)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KNO3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NaCl | 35.7 | 35.8 | 36 | 36.6 | 36.6 | 37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①以上兩種物質溶解度的變化受溫度影響較小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3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時,可通過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純 ;
④對③析出的晶體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寫編號)。
A.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飽和溶液 B.剩余溶液一定不含有NaCl
C.剩余的溶液一定是純凈物 D.析出的晶體中只含有KNO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江蘇省常州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金銀銅鐵錫”俗稱五金。其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是
A. 金 B. 銀 C. 銅 D. 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江西省高安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無意中向2mL10%的氯化鈣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出現了白色沉淀。
【提出問題】觀察到白色沉淀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設】猜想Ⅰ: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產生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
猜想Ⅱ:氫氧化鈉溶液濃度較大,產生的白色沉淀是氫氧化鈣。
【進行實驗】甲組同學針對猜想Ⅰ進行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將渾濁液過濾,取少量濾渣于燒杯中,加入足量水,再滴入2滴酚酞溶液 | _________ | 猜想Ⅰ不成立 |
乙組同學提出在甲組實驗基礎上,從研究濾液的角度也可以證明氫氧化鈣的存在,他們將濾液進行加熱,觀察到___________,從而驗證了自己的設想。
丙組同學針對猜想Ⅱ進行實驗。
【解釋與結論】(1)補全上述實驗操作:取5支試管,向其中分別加入____________;
(2)丙組實驗證明猜想Ⅱ成立,能否出現渾濁與氫氧化鈉溶液濃度有關,其關系是______;
【反思評價】你認為氯化鈣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原因還可能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江西省高安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硒被譽為“抗癌大王”,如圖是硒元素在周期表中信息示意圖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硒屬于金屬元素
B. 硒的原子序數是34
C. 硒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中x=4
D. 硒的相對原子質量是78.9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省南寧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圖中標示儀器的名稱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欲使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生裝裝置是________(填字母),反應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_;為_____________,應在試管口附近堵上一團棉花;若使用C裝置收集氧氣,實驗結束時,應先從水槽中移出導氣管,再熄滅酒糟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時,發生裝置可選擇圖中的______(填裝置編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4)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為獲得純凈、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可選用如圖所示的F裝置和G裝置進行除雜和干燥,導管口連接的正確順序是:
氣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省南寧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某同學對下列4個實驗都設計了兩種方案,其中方案一 、方案二都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省南寧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
B. 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C. 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都能與氧化銅反應
D. 金剛石和石墨物理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東臺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雞蛋主要由蛋殼、蛋殼膜、蛋白、蛋黃等幾個部分組成,其中蛋殼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面覆蓋一層蛋殼膜。我校興趣小組的同學為此開展了以下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1】雞蛋白中主要的營養成分是______ ;
【查閱資料】
a、CaCO3灼燒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一種無毒的氧化物。
b、蛋殼中的其它成分不參加反應。
c、NaHCO3+HCl= NaCl + H2O +CO2↑,Ba(OH)2+CO2=BaCO3↓+H2O,
d、已知儀器a裝有10%的稀鹽酸,其他成分均不與HCl反應,裝置內試劑均足量。
【提出問題2】蛋殼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呢?小華擬將該蛋殼放在空氣中充分灼燒完成測定;小明擬通過蛋殼與稀鹽酸反應完成測定。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
【設計方案】他們分別稱取12.0g蛋殼設計了以下不同的實驗方案:
小華的方案:
稱取12.0g蛋殼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風櫥中,灼燒至質量不再減少,再稱量剩余固體的質量為7.16g。則:減少的質量是______ (填化學式)的質量,經計算得蛋殼中的CaCO3的質量分數為______ 。
(3)小明的方案:小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
①按上圖連接好裝置后,并______ ;
②向B裝置中加入蛋殼樣品后,先通入空氣一會兒;
③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是______ ,直到______ 為止(填實驗現象);
④再通入空氣一會兒,至裝置C中不再產生沉淀為止;
⑤將裝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過濾、洗滌、烘干后稱量其質量;
⑥重復上述實驗。
【實驗數據】重復實驗,3次數據記錄如下:
實驗次數 | 實驗1 | 實驗2 | 實驗3 |
裝置C中沉淀質量(g) | 19.68 | 19.75 | 19.67 |
【實驗分析及數據處理】
①上述數據能否用托盤天平稱量______ 。(填“能”或“不能”)
②若無A裝置,直接通入空氣,則測定結果將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D裝置的作用是___
③實驗重復3次的目的是______ 。
④請利用3次實驗數據的平均值,計算該蛋殼中的CaCO3質量分數______ 。
【實驗反思】
下列各項措施中,能提高小明測定準確度的是______ (填序號)。
Ⅰ.在裝置A、B之間增加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Ⅱ.緩緩滴加稀鹽酸
Ⅲ.在裝置B、C之間增加盛有飽和NaHCO3的洗氣瓶
IV.直接稱量裝置C反應前后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區級聯考】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2017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生活生產中處處有化學知識,請回答問題:
(1)空氣中的________可用于食品防腐。
(2)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區分硬水和軟水。
(3)純銅與黃銅相比較__________的硬度更大。
(4)農業上改良酸性土壤可用_____________。
(5)氫氧化鈉在實驗中要密封保存,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