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下列物質,可以看做純凈物的是( )
A.蒸餾水 B.醬油 C.橙汁 D.奶茶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氯堿工業中會發生下列化學反應:2X+2H2O 通電 2NaOH+H2↑+Cl2↑,則X的化學式為 ,構成該物質的微粒符號為 ;用“王水”(濃鹽酸與濃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黃金后得到一種物質HAuCl4(四氯合金酸),其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則金元素(Au)的化合價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日本因海嘯引發的核泄漏事故發生后,在我國引發了很大的反響,其中搶鹽風波就是因為加碘食鹽中的碘而起。碘被稱為“智力之花”,缺碘容易引起智力低下。我國為預防缺碘病癥,在食鹽中加入了碘元素。作為青少年,為了預防碘缺乏癥,應該多吃下列食物中的( )
A.瘦肉 B.海產品
C.綠葉蔬菜 D.食用菌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改善環境質量,建設美麗寧津”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護環境的是( )
A.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 B.工業污水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C.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杜絕露天焚燒 D.過量使用農藥化肥提高農作物產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以下是空氣污染指數與質量級別、質量狀況的對應關系:
污染指數 | 50以下 | 51~100 | 101~150 | 151~200 | 201~250 | 251~300 | 301以上 |
質量級別 | Ⅰ | Ⅱ | Ⅲ(1) | Ⅲ(2) | Ⅳ(1) | Ⅳ(2) | Ⅴ |
質量狀況 | 優 | 良 | 輕微污染 | 輕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中度重污染 | 重度污染 |
某市城區的空氣污染指數為48,首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根據以上信息,判斷該市城區當天的空氣質量級別和空氣質量狀況分別是( )
| A. | Ⅰ級 優 | B. | Ⅱ級 良 | C. | Ⅲ級(2)輕度污染 | D. | Ⅴ級 重度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要保護空氣,防止污染空氣。
(1)分離液化空氣可獲得氮氣和_____________兩種主要氣體;氮氣用作保護氣,說明氮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膜分離技術,在一定壓力下讓空氣通過具有富集氧氣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較高的富氧空氣,該過程發生_____________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事實說明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填物質名稱或符號都對)
(1)小白鼠在裝有空氣的密閉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時間,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
(2)空氣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_;
(3)酥脆的餅干在空氣中放置會逐漸變軟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_;
(4)長期放置在空氣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層白色物質說明空氣中含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蠟燭(主要成分是石蠟)及其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支紅色的短蠟燭,用小刀切下一小塊,把它放入水中,蠟燭一直浮在水面上.據此請總結出常溫下蠟燭的兩條物理性質: .
(2)點燃蠟燭(圖一),能觀察到發生化學變化的現象: .(寫出一條)
(3)取一小木條,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圖二)約一秒后取出,觀察到木條表面出現環形焦斑.據此推測,蠟燭火焰中 溫度最高.
(4)將短玻璃管插入焰心,用燃燒的木條靠近導管另一端(圖三),發現導出的氣體可以點燃.請你推測導管里氣體可能會是 .
(5)取一只冷而干燥的小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圖四),觀察燒杯壁上有 出現.片刻后取下燒杯,迅速向燒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到 .
據此小明得出蠟燭是由碳、氫元素組成的.你認為他的結論是否正確? .
(6)為了測定蠟燭中碳、氫兩 種元素的質量比,小華設計了如圖五所示的實驗.
蠟燭 | 裝置Ⅱ | 裝置Ⅲ | |
反應前的質量/g | 15.8 | 182.3 | 212.2 |
反應后的質量/g | 14.4 | 184.1 | 216.6 |
實驗步驟如下:
先分別稱量蠟燭、裝置Ⅱ(吸收水)、裝置Ⅲ(吸收二氧化碳)的質量.
按圖示連接好儀器,點燃蠟燭,同時從a導管口抽氣.
一段時間后熄滅蠟燭,再分別稱量蠟燭、裝置Ⅱ、裝置Ⅲ的質量.
實驗數據如上表.請回答:
①該實驗中測得水的質量為 g.
②由該實驗數據計算,蠟燭中碳、氫元素的質量之比為 .
③理論上,裝置Ⅱ和裝置Ⅲ增加的總質量大于蠟燭失去的質量,其原因是 .
④該實驗能否準確測出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說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鐵、銅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金屬。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金屬的有關性質時,進行了如圖實驗:將A實驗結束后①、②試管內的物質倒入燒杯中,一段時間后過濾.為確定燒杯內物質的成分,同學們做了如下兩個實驗:
(1)實驗一:向濾渣中加入稀硫酸,無氣泡產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
(2)實驗二:為確定濾液的成分,同學們設計了如下方案: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 | 有氣泡產生,有紅色固體析出 |
|
(3)該實驗涉及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4)反思,有同學提出濾液中硫酸銅的確定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