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恰當的化學用語填空:
(1)3個氫離子;
(2)氧化鐵中鐵元素顯正三價;
(3)碳酸鈉中的陰離子;
(4)保持銅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
【答案】
(1)3H+
(2) 2O3
(3)CO32﹣
(4)Cu
【解析】解:(1)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故3個氫離子可表示為:3H+ . (2)由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是+3價可表示為 2O3 . (3)碳酸鈉中的陰離子是碳酸根離子,其離子符號為:CO32﹣ . (4)銅是由銅原子直接生成的,保持銅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銅原子,其原子符號為Cu.故答案為:(1)3H+;(2)
2O3;(3)CO32﹣;(4)Cu.
(1)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2)化合價的表示方法,在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后.(3)碳酸鈉中的陰離子是碳酸根離子,寫出其離子符號即可.(4)銅是由銅原子直接生成的,保持銅的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銅原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將水面上方空間分為5等份.用彈簧夾夾緊膠皮管.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請回答:
①觀察紅磷燃燒的現象 是 .
②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集氣瓶水面的變化情況是 .
③由此實驗得出有關氮氣的性質(寫一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被中央電視臺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摻和成“假奶粉” B.用工業石蠟給瓜子上蠟“美容”
C.用硫黃燃燒后的氣體熏蒸粉絲 D.用醬色.水.鹽等兌制成“假醬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如圖1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裝置圖中儀器a的名稱為 .
(2)采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寫符號表達式亦可)
(3)若用G裝置采用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氧氣應從進;(選“b”或“c”)
(4)質量相等的兩份藥品a和b,a是混有少量二氧化錳的氯酸鉀,b是純凈的氯酸鉀,將藥品分別加熱,則收集到氧氣的質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圖象(圖2)如下,其中正確的是;
(5)收集一瓶氧氣,放置一段時間后得到氣體甲,某興趣小組設計使用暖寶寶貼來測定氣體甲中氧氣的含量,已知暖寶寶貼(主要成分是鐵粉)的熱量來源于鐵粉的緩慢氧化(即鐵的生銹),實驗開始前的裝置如圖3所示,實驗后從量筒中流入集氣瓶(容積為250mL)中的水的體積為69mL(鐵粉生銹消耗的水忽略不計)
①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如果裝置漏氣,會使測量結果偏大
B.實驗過程中,溫度計的示數先升高后降低至室溫
C.等溫度計的讀數恢復至室溫后才能記錄量筒內剩余的體積
D.讀數時,視線與凹液面的最高處保持相平
②通過該實驗測得氣體甲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可選用如圖所示儀器、裝置及藥品制取氧氣.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上述提供的藥品,你認為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氣時,需要控制反應速率,應選擇的儀器、裝置有(填字母);
(2)甲同學把過氧化氫溶液加入裝有MnO2的試管中,乙同學把MnO2加入裝有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你認為同學合理些,理由是;
(3)丙同學為了證明MnO2在上述反應過程中能作催化劑,還需要確定兩個因素,設計了以下實驗進行探究:
①將甲同學實驗前后的MnO2進行稱量,目的是證明MnO2在反應前后的不變;
②將甲同學反應后的廢液倒盡,向剩余的固體中繼續加入過氧化氫溶液,目的是驗證MnO2的是否改變;
(4)利用F、G裝置組合制取氣體時,需滿足的條件是(填字母).
①反應物是固體
②產生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
③產生的氣體不易溶于水
④反應需要加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燃燒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 木炭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黑色的固體 B. 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C.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 D.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藍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兩套裝置圖,請結合圖示回答有關問題.
(1)根據下表提供的實驗數據,完成下表.
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 |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體積 | 反應后注射器中氣體體積 | 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25mL | 15mL | 9mL |
(2)裝置一和裝置二中氣球的位置不同,(填“裝置一”或“裝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
(3)若實驗測得的結果偏小(氧氣的體積分數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舉兩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是16
B.該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6個電子,該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
C.該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不能與氧元素形成化合物
D.該原子的最外層達到了穩定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