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同學制作了如圖所示的簡易電解水裝置,進行家庭小實驗(注:該裝置氣密性良好,且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通電,A、B管內液面均高于圖中D線)。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閉合開關S后觀察到:①A、B管內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管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產生此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檢驗A管內生成的氣體應該用________。
【答案】電極上出現氣泡,液面下降,一段時間后,A管和B管中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② 液面上升水通電分解生成的氫氣和氧氣使A、B管內壓強增大(或A、B管內氣壓增大,合理即可),把水壓入C管中,所以C管內液面上升帶火星的木條
【解析】
(1)閉合開關后,電路接通,水開始被電解放出氫氣和氧氣,A管連接電源正極產生氧氣,B管產生氫氣;
②水不斷被分解而放出氫氣和氧氣↑),產生的氣體使A、B管內壓強增大,(或AB管內氣壓增大,大于管外大氣壓,并分析討論,合理即可)把管內液體壓至連通器的C管內;
(2)A管與電源正極相連,產生氣體為氧氣,檢驗氧氣通常使用帶火星的木條,能使木條復燃則為氧氣。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小組在學習氧氣的化學性質時發現:鐵絲燃燒沒有火焰,蠟燭燃燒卻有明亮的火焰。該小組同學進行了如下探究。
(1)探究一:蠟燭燃燒產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點燃蠟燭,將金屬導管一端伸入內焰,導出其中物質,在另一端管口點燃,也有火焰產生(如圖所示)。由此可知:蠟燭燃燒產生的火焰是由____________ (填“固態”或“氣態”)物質燃燒形成的。
(2)探究二:物質燃燒產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閱資料:
物質 | 熔點/℃ | 沸點/℃ | 燃燒時溫度/℃ |
石蠟 | 50~70 | 300~550 | 約600 |
鐵 | 1 535 | 2 750 | 約1 800 |
鈉 | 97.8 | 883 | 約1 400 |
由上表可知:物質燃燒能否產生火焰與其________(填“熔點”或“沸點”)和燃燒時溫度有關。由此推測:鈉在燃燒時,________(填“有”或“沒有”)火焰產生。
(3)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沒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燒時會產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是小明同學書寫的部分化學用語,其中正確的是( )
①金剛石﹣C ②五氧化二磷﹣O5P2 ③氯化鐵﹣FeCl3 ④鈉元素顯+1 價﹣Na ⑤兩個鋁離子﹣2Al3+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試管是化學實驗中最常用的玻璃儀器.在不同的實驗中,試管的放置方法是不同的.最常見的放置方法有如圖六種.那么,在下列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試管的放置方法分別是(填序號):
(1)給試管的固體加熱:______.
(2)往試管里加入塊狀固體:______.
(3)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______.
(4)往試管里傾倒液體:______.
(5)往試管里滴加液體:______.
(6)洗滌后的試管放置: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以“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為課題進行探究.經討 論分析、查閱資料后設計了 A、B 兩套實驗裝置,并在實驗過程中做到操作規范、 準確稱量和細致觀察.實驗完畢后,使用 A 裝置進行實驗得到的結果是:在發生 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相等;而使用 B 裝置進行實驗 得到的結果是:在發生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不相等. 請你
兩個實驗都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嗎?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導致出現兩種不同結果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初中化學學習中,我們初步認識了物質的微觀結構。
(1)氯化鈉、金剛石、干冰三種物質中,由離子構成的物質是_____。
(2) 為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相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 該粒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________電子(填“得到”或“失去”)變為_____(微粒符號)。
(3)為減少污染、提高焦炭的利用率,可將焦炭在高溫下轉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小組的同學利用 CuSO4、FeSO4 的混合溶液進行如下探究實驗。
(1)寫出鋁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向固體 A 上滴加稀鹽酸,若有氣泡產生,則 A 中一定含有的固體有哪些_____________?
若無氣泡產生,則溶液 B 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時,某同學將鋁片放入混合溶液中,發現一種無色無味氣體產生的“異常”現象。他猜想該氣體可能為 H2、CO2 或 SO2。請分別說明不可能是 CO2 和 SO2 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教材探究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的分解反應是否具有催化作用的實驗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丙圖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據甲圖實驗的現象和丙圖實驗的現象的對比,可以說明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反應的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此過程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2)如果在實驗前用精密天平稱量二氧化錳的質量,實驗后把二氧化錳______________(填“操作”),再稱量,發現二氧化錳的質量沒有改變。
(3)僅憑上述實驗還不能說明二氧化錳是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催化劑,因為上述實驗還沒有探究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是否改變,具體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是張南同學探究影響H2O2分解因素時所記錄的部分數據,通過對數據分析,你能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用足量等體積H2O2溶液制取相同體積O2所需的時間
催化劑/時間(min)/濃度 | 30%H2O2溶液 | 15%H2O2溶液 | 5%H2O2溶液 |
加入Wg MnO2 | 0.2 | 0.8 | 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型,“”和“
”分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對圖示模型的理解正確的是 ( )
A. 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 參加反應的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 2:3
C. 只有一種單質參與該反應
D. 共有兩種元素參與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