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中存在的化學反應:CaCO3 + CO2 + H2O = Ca(HCO3)2,此反應屬于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下圖所示,在a燒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燒杯中盛有濃氨水,有關現象和解釋正確的是
選項 | 現象 | 解釋 |
A | a燒杯溶液變紅色 | B中氨分子運動到a中,氨氣溶于水,氨水呈堿性 |
B | a燒杯溶液變紅色 | 氨氣與酚酞反應生成紅色物質 |
C | b燒杯溶液為無色 | b中氨分子沒有運動[來源:學.科.網] |
D | b燒杯溶液為無色 | A中酚酞分子運動到b中,氨水呈中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F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C都是維系人類生命最重要的物質,B是用于光合作用和滅火的氣體,D可用于保護樹木,防止凍傷,并防止害蟲生卵,E是人體胃液中含有的酸,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生化學反應;“→”表示物質之間的轉化關系。)
(1)已知反應①、②、③的基本反應類型相同,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
(2)D與F反應生成白色沉淀,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分類觀是化學的核心觀念之一。請將以上6種物質(按純凈物,填化學式)用樹狀分類法進行分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現有以下六種物質:硝酸鉀、小蘇打、鋁、石墨、天然氣、氮氣。根據下列要求用化學式填空:
(1)可充入食品包裝袋用于防腐的是 ▲ ; (2)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 ;
(3)可作干電池電極的是 ▲ ; (4)可作燃料,其主要成分是 ▲ ;
(5)其組成元素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 ▲ ;(6)可作復合肥料的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上常用元素符號左下角的數字表示原子的質子數,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數與質子數之和,如136C表示核內有6個質子和7個中子的碳原子。下列關于13153I和12753I的說法錯誤的是
A.各一個原子相比較,質子數相同 B.各一個原子相比較,中子數相同
C.各一個原子相比較,核外電子數相同 D.屬于同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從化學的視角認識廚房中蘊含的豐富化學知識。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質的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
(2)下列廚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屬于金屬材料的是 ;
(3)天然氣是主要的家用燃氣。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 ;
(4)炒菜時油鍋著火,蓋上鍋蓋即可滅火,原因是 ;
(5)洗滌劑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洗滌劑具有 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金屬單質M與非金屬單質硫發生如下反應為2M + S M2S。甲、乙二組學生在實驗室分別進行該實驗,加入的M和硫的質量各不相同。充分反應后,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則M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M的質量/ g | S的質量/ g | M2S的質量/ g | |
甲 | 6.0 | 2.5 | 7.5 |
乙 | 7.0 | 1.5 | 7.5 |
A.64 B.56 C.39 D.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質量相等、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兩份稀硫酸分裝在甲、乙兩個燒杯中,再稱取質量相等的鋁和鋅,把鋁放入甲燒杯中,鋅放入乙燒杯中。待反應結束后,發現甲燒杯中鋁有剩余,乙燒杯中的鋅已全部反應,根據此現象推斷,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
A. 一定是乙燒杯中產生的氫氣多 B. 可能乙燒杯中產生的氫氣多
C. 可能甲燒杯中產生的氫氣多 D. 可能甲、乙兩燒杯中產生的氫氣一樣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