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
解答 解:(1)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甲圖中,P點所表示的含義為:在t1℃時,B、C的溶解度相等;
(2)B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將B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加溶質或蒸發溶劑;
(3)在t1℃時,A物質的溶解度是20g,所以將30gA物質完全溶解于蒸餾水中可得到A的飽和溶液180g;
(4)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最大,t1℃時,甲物質的溶解度最小,所以將等質量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至t1時,析出晶體最多的是A;
(5)鎂和鹽酸反應放出熱量,所以20℃時,把試管放入盛有X的飽和溶液的燒杯中,在試管中加入幾小段鎂條,再加入5mL稀鹽酸,立即產生大量的氣泡,同時燒杯中出現渾濁,則X可能為A、B、C三種固體物質中的C,依據化學方程式:Mg+2HCl=MgCl2+H2↑可知,24份質量的鎂會生成2份質量的氫氣,所以要生成氫氣0.1g,則至少需要鎂條的質量為1.2g.
故答案為:(1)在t1℃時,B、C的溶解度相等;
(2)加溶質;
(3)180;
(4)A;
(5)1.2.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甲醛浸泡蔬菜的根部,可以延長其保鮮期 | |
B. | 地溝油經化學方法處理后制成航空燃油,可實現變廢為寶 | |
C. | 聞到家中煤氣泄漏時,不能按動排氣扇等電器的開關 | |
D. | 在火場濃煙中逃生,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墻壁跑離著火區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復方篙甲醚屬于有機物 | |
B. | 復方篙甲醚由47個原子構成 | |
C. | 復方篙甲醚中C、H、O三種元素質量比是16:26:5 | |
D. | 復方篙甲醚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frac{12}{12×16+1×26+16×5}$×1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X是單質,則該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 |
B. | 若Y為金屬,則該反應一定生成氫氣 | |
C. | 若X為紫紅色金屬,則該反應在常溫下進行時一定生成藍色溶液 | |
D. | 若參加反應的X和Y的質量之和為10g,則生成M和R的質量之和一定是1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物質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應前的質量(g) | 4.0 | 2.0 | 3.0 | 2.0 |
反應后的質量(g) | 1.2 | X | 2.4 | 5.4 |
A. | 參加反應的甲、丙質量比是1:2 | B. | 丁一定是化合物 | ||
C. | X=2.0,乙可能是催化劑 | D. | 此反應基本類型為化合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