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1為A、B、C三種固體物質在水中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
(1)寫出一種使A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方法是_____。
(2)20℃時,A、B、C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關系是_____。
(3)當A中有少量C時,可用_____法提純A。
(4)在30℃時,將50gB物質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是_____。再升溫至65℃過程中(不考慮溶劑的揮發),B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變化情況是_____(填“變大”、“變小”、“不變”);
(5)如圖2所示20℃時,將盛有飽和KNO3溶液的小試管放入盛水的燒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質后,試管中有晶體析出。加入的物質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填字母序號)。
A CO2固體 B CaO固體 C NH4NO3固體 D NaCl固體
【答案】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 B>C>A; 降溫結晶 140g; 變大; C
【解析】
(1)使A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方法是:增加溶質、蒸發溶劑;故答案為: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
(2)20℃時,A、B、C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關系是B>C>A;故答案為:B>C>A;
(3)當A中有少量C時,可用降溫結晶法提純A,因為A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變化比較大;故答案為:降溫結晶;
(4)在30℃時,將50gB物質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充分攪拌,所得溶液的質量=40g+100g=140g;再升溫至65℃過程中(不考慮溶劑的揮發),B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變化情況是變大,因為剩余的固體溶解;故答案為:140g;變大;
(5)加入硝酸銨,溶液溫度降低,有硝酸鉀析出;故答案為:C;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蠟燭(主要含碳、氫、氧元素)在密閉容器中熄滅的原因是什么?燃燒的產物是什么?
(1)小敏認為蠟燭熄滅的原因是燃燒消耗完了容器內的氧氣,并對燃燒產物提出猜想:
①燃燒的產物可能有二氧化碳。
②燃燒的產物可能有水。
除了上述猜想,你的猜想:燃燒的產物可能有________。
(2)實驗一:在密閉容器中點燃蠟燭至熄滅,抽取10mL密閉容器中的氣體,注入到試管中的飽和澄清石灰水中,發現石灰水始終沒有變渾濁。從科學性考慮,下一步是_________(選填字母)。
A 直接得到燃燒產物中沒有二氧化碳的結論
B 再多抽取一些氣體注入到試管中的石灰水中
C 增加飽和澄清石灰水的質量
(3)實驗二: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多功能傳感器進行有關量的測量,裝置如圖所示。實驗結束后,鋁板表面有黑色固體顆粒,同時傳感器采得實驗前后的有關數據如表所示:
相對濕度 | 氧氣含量 | 二氧化碳含量 | 一氧化碳含量 | |
蠟燭點燃前 | 48.4% | 18.7% | 0.058% | 0 |
蠟燭熄滅后 | 71.6% | 15.6% | 3.643% | 0.0182% |
由實驗及結果分析:
①密閉容器內蠟燭熄滅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蠟燭燃燒生成的產物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恰當的化學符號或符號的意義填空:
(1) | (2) | |||||
化學符號 | H | 2P2O5 | Al3+ | ④_ | ⑤_ | ⑥_ |
名稱或意義(只寫一種) | _ | _ | _ | 2個鐵原子 | 由3個氧原子構成的一個臭氧分子 | 一氧化碳中碳元素顯+2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40%的硝酸鈉溶液轉化成50%,
(1)如果用蒸發溶劑的方法需蒸發水的質量為多少?
(2)如果用加入溶質的方法需加入溶質的質量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如圖回答問題。
(1)A中儀器①的名稱是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試管中加一團棉花的作用是_____。
(2)B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
(3)C中會出現明顯現象的是試管_____(填序號),試管Ⅱ中的蒸餾水需要煮沸、迅速冷卻后再使用,目的是_____。該實驗說明鐵生銹是鐵和空氣中的_____共同作用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某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小龍和他的同學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與10g赤鐵礦石樣品充分反應(雜質不參與反應),并將生成的氣體用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完全吸收,該溶液總質量與反應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
(1)上述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g;
(2)計算該赤鐵礦石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F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六種不同物質,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其中A為紅棕色粉末,C為黑色固體,B、E的組成元素相同,A與F中不含有相同的元素,F是一種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F的化學式是______;
(2)寫出A→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3)寫出A→D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4)上述轉化過程中沒有涉及的化學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測定某碳素鋼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現取一定質量的樣品粉末于質量為51.8g的燒杯中,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稀硫酸,當加入80g稀硫酸時反應恰好完全,加入稀硫酸的質量與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如圖.試通過計算完成下列填空:(不能整除時,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1)該實驗取用的樣品質量為:_____g;
(2)樣品中鐵的質量分數為:_____;
(3)小王不慎在反應結束后,向燒杯中多加了20g稀硫酸,此時,溶液中亞鐵離子在溶液總質量中的質量分數為:_____,若在該圖象中補繪此過程中稀硫酸的質量與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的總質量的關系圖,所得線段的終點位于線段AB延長線的_____(填“上方”、“下方”或“線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據圖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A. 該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為15B. 該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 該元素的元素符號為PD. 該元素一個原子的質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