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海洋是巨大的資源寶庫,為人類提供了寶貴的自然資源。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陰離子是_____(寫離子符號)。
(2)我國化學科學家侯德榜創立的“侯氏制堿法”,就是以海水“曬鹽”得到的氯化鈉為原料,同時制得Na2CO3
和NH4Cl產品。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t2℃時,NH4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Na2CO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若使溶液由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寫一種即可)
③t1℃時一小試管內盛有的Na2CO3飽和溶液,試管底部還存有少許Na2CO3固體,將小試管放入盛有水的燒杯內,向燒杯內的水中加入一種固體物質X,發現小試管內的固體物質逐漸溶解,根據所學知識推斷所加物質X可能是______(填化學式),小試管內固體物質逐漸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l-;(2) ①小于;②增加溶質;③NaOH;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使溶液溫度升高,從而使碳酸鈉的溶解度也增大.
【解析】(1)海水中含量最多物質是氯化鈉,所以含量最多的陰離子是Cl-;
(2)① t2℃時,NH4Cl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鈉的溶解度,所其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Na2CO3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②若使溶液由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質、蒸發溶劑等;③因為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試管中未溶解碳酸鈉又繼續溶解,說明加入X后溶液溫度升高,證明X溶于水放熱,因此該物質可能是生石灰或氫氧化鈉固體;
試題分析:根據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是氯化鈉分析;根據溶解度曲線提供的信息可知t2℃時,NH4Cl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鈉的溶解度,根據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分析;根據使溶液由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可以采用增加溶質、蒸發溶劑等方法分析;根據碳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試管中未溶解碳酸鈉又繼續溶解,說明加入X后溶液溫度升高,證明X溶于水放熱分析.
考點:溶解度曲線表示的意義;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關系;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昌平區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信息分析題
(7分)溶液是生產生活中常見的物質,依據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資料:硝酸鉀的溶解度數據(部分數據已做取整數處理)如下表所示:
溫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溶解度/g | 21 | 32 | 46 | 64 | 86 | 110 | 138 |
(1)農業上,硝酸鉀用作水溶性肥料,為作物補充氮和鉀元素。硝酸鉀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
(2)A、B、C、D四個燒杯中分別盛有100g水,在40℃時,向四個燒杯中分別加入110g、86g、64g、32g硝酸鉀,充分溶解,如圖所示。
①(填字母序號) 中盛的一定是飽和溶液。
②使B燒杯的溶液升溫至50℃時,溶液的質量為 g。
③采用一種方法使A中的固體恰好溶解。對于最終四個燒杯中的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序號)。
a.溶劑質量可能相等
b.溶質質量可能相等
c.溶質質量分數可能有相等的
d.燒杯A中的溶液質量分數可能最大
(3)工業上利用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可制得重要化工產品氫氧化鈉。氫氧化鈉溶液可用于治理含二氧化硫的廢氣并回收二氧化硫,反應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實際生產中,在一定溫度下,配制100t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5%的飽和氯化鈉溶液,需水的質量為 t。
②以上流程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是 。
③亞硫酸氫鈉(NaHSO3)中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計算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7分)為了分析生鐵中鐵的含量,某學習小組進行了實驗研究:取6g生鐵與10%的鹽酸反應,并繪制了加入鹽酸質量與放出氣體質量的關系圖(見下圖)。(說明:生鐵中雜質不溶于水,不與鹽酸反應 )
(1)實驗中可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1條)
(2)鐵完全反應用去鹽酸的質量為 g。
(3)生鐵中鐵的質量分數為 (精確到0.1%)。
(4)A點表示的溶液的質量為多少?(寫出求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有MgO和Mg(OH)2組成的固體混合物共5g,向其中加入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7.3%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得到105g不飽和溶液。則原固體混合物中鎂元素的質量為
A.1.2g B.12g C.4.8g D.2.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化學變化的過程常會伴隨能量變化
B.合金是具有金屬特性的混合物
C.測試溶液pH值時應先將試紙濕潤
D.可燃性氣體達到爆炸極限遇明火會發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海南師范大學附中初三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化學反應的程度與反應物的濃度之間有一定的規律可循。某實驗小組各取等質量的木炭和等質量的硫分別在容積相同的容器瓶中燃燒。記錄如下:
實驗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 |
A | ①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 ①木炭紅熱 | 產生的氣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 ②燃燒更旺,發出白光 | |||
B | ③硫在空氣中燃燒 | ③淡藍色火焰 | 產生的氣體都有刺激性氣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硫在氧氣中燃燒 | ④______________ | |||
通過A、B兩組對比實驗的現象,可以得出的規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北省沙河市初三上學期第4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有X、Y、Z三種金屬,已知:①X+YCl2===XCl2+Y,②把Y、Z兩種金屬分別放入稀硫酸中,只有 Y 和稀硫酸反應。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A.X > Z > Y B.Z> Y > X
C.Y > Z > X D.X > Y > Z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