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現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由CaCO3、CaO、Fe2O3 、KNO3、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
為確定其組成,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假設實驗過程無損耗)。請回答:
(1)白色沉淀是____;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___,該白色固體的可能組成有___種。
(2)氧化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
(3)若實驗取固體粉末20.0g,生成白色沉淀10.0g,最后得到溶質質量分數為5.85%的X溶液200.0g(只含一種溶質),則原固體粉末由___組成。
【答案】碳酸鈣(CaCO3) 碳酸鈉(Na2CO3) 6 CaO+H2O=Ca(OH)2 碳酸鈉、氧化鈣、碳酸鈣(或Na2CO3、CaO、CaCO3)
【解析】
把固體粉末加入水中,得到白色沉淀,根據題給的物質可以判斷該白色沉淀為碳酸鈣,得到的無色溶液與可以與稀鹽酸反應生成無色氣體,可以判斷在無色溶液中含有碳酸鈉,可以據此分析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鈉,氧化鐵是不溶于水的紅棕色固體,所以一定不存在氧化鐵,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白色沉淀可能是原固體粉末中的,也可能是碳酸鈉與氫氧化鈣發生了反應而生成的,所以碳酸鈣和氧化鈣都為可能含有的物質,硝酸鉀與固體粉末中的物質不能發生反應,且溶于水,所以硝酸鉀是可能存在的物質,該白色固體的可能組成是①碳酸鈉、氧化鈣; ②碳酸鈉、碳酸鈣; ③碳酸鈉、氧化鈣、碳酸鈣④碳酸鈉、氧化鈣、硝酸鉀;⑤碳酸鈉、碳酸鈣、硝酸鉀;⑥碳酸鈉、氧化鈣、碳酸鈣、硝酸鉀。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
(1)白色沉淀是碳酸鈣(CaCO3);原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鈉(Na2CO3),該白色固體的可能組成有6種;
(2)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O=Ca(OH)2;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若最后得到溶液中只含有一種溶質,則X為氯化鈉,固體粉末中一定不存在硝酸鉀,生成氯化鈉的質量=200g×5.85%=11.7g,
設:生成11.7g氯化鈉需要碳酸鈉的質量為x。
解得x=10.6g
這里我們求得的只是和鹽酸反應的碳酸鈉,總質量為20g,所以假如白色沉淀是固體粉末中的,則只有20g-10.6g=9.4g,題目中得到的白色沉淀的質量是10g,也就是說白色沉淀并不是完全來自于原固體粉末中,而是有一部分是反應中生成的,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了氫氧化鈣,而氫氧化鈣又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了碳酸鈣沉淀,從而可以判斷在混合物中含有氧化鈣。原固體粉末由碳酸鈉、氧化鈣、碳酸鈣(或Na2CO3、CaO、CaCO3)組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建筑火災中,高溫、有毒有害煙氣是危及人員生命安全的第一大敵。建筑火災的消防教育中常提及“要往低處逃生”,該策略是否合理呢?研究人員通過蠟燭在亞克力密閉容器中燃燒模擬建筑火災的場景,實驗中蠟燭(含燭臺)高度設計及放置位置 (見圖1)。在亞克力圓筒形容器壁垂直方向開3列小孔用于放置傳感器。每列3個小孔,共9個。①是氧氣傳感器、②是二氧化碳傳感器、③是溫度傳感器(見圖2)。
本實驗實時測量不同高度的蠟燭同時在封閉容器內燃燒到熄滅的過程中,使用手持技術測量容器內不同高度的氧氣含量、二氧化碳濃度、溫度的變化,并呈現相應的曲線圖像(見下圖),為火災煙流實驗提供定量數據支持,進而分析火災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依據圖3-1分析,圖像中曲線先快速下降的原因_______。請再從微觀角度解釋曲線又升高的原因_______ 。
(2)燃燒產生的熱煙氣和毒氣,相同溫度下其運動路徑與二氧化碳的運動相似,由圖3-2可知,建筑火災中二氧化碳氣體和煙氣迅速往高處逸散,其原因是_______(填序號) 。
A 二氧化碳密度小于空氣
B 高處蠟燭燃燒更充分,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多
C 蠟燭燃燒放熱導致了容器內的空氣溫度上升,隨著高溫氣流上升,二氧化碳氣體也往上升。
(3)據圖3-3分析,在建筑物內發生火災時,建筑內不同高度的溫度有何差異_______ 。
(4)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建筑物內火災時“往低處逃生”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如果發現火險或遭遇火災,一定不要慌張,要沉著應對。如果火勢不大,可根據起火原因選擇合適的方法和滅火器材將火撲滅;如果火勢較大或有蔓延的趨勢和可能,應立即撥打119火警電話,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墻壁跑離著火區域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高鈣豆奶粉中的“鈣”指的是單質
B. 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變化,燃料燃燒時一定放出熱量
C. 洗滌劑能洗掉餐具上的油污,因為洗滌劑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D. 金剛石、石墨和都是由碳原子構成的單質,它們的結構不同但性質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廢舊金屬可回收利用,某化學興趣小組用合金廢料(含Fe、Cu和Al)制取FeSO4溶液和回收金屬銅,實驗流程如圖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2Al+2NaOH+2H2O═2NaAlO2+3H2↑
(1)單質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_____(填“強”或“弱”);
(2)操作Ⅰ的名稱_____,操作Ⅱ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_____(填儀器名稱);
(3)若取FeSO4溶液適量,滴入BaCl2溶液,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該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_____反應;
(4)步驟B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5)鋁制品在空氣中耐腐蝕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碳酸鉀是農家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將它和化肥一起施用,會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為了幫助父母合理選擇化肥,李明決定對碳酸鉀的化學性質進行探究
(提供信息)鈉原子和鉀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分別為:
(實驗與探究)李明參照碳酸鈉的化學性質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Ⅰ | 實驗Ⅱ | 實驗Ⅲ | |
實驗步驟 | |||
實驗現象 | 溶液變紅色 | 左邊試管中有氣泡產生,產生的氣體能使右邊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產生___ |
實驗結論 | 碳酸鉀溶液顯 ___性 | 寫出碳酸鉀能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 | 碳酸鉀能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 |
(解釋與結論)
(1)碳酸鉀溶液能使指示劑變色,能與某些酸或堿反應;
(2)碳酸鉀與碳酸鈉的化學性質相似;
(3)從微觀角度分析,二者含有相同的CO32—。
(拓展與應用)李明建議父母最好選擇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與草木灰混合施用。
A NH4NO3 B NH4Cl C CO(NH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硝酸鉀不飽和溶液Wg,恒溫蒸發至有一定量的晶體析出。下圖能正確表示該過程中溶質的質量分數(A%)與蒸發時間(t)的關系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A. 用圖1裝置除去CO中的CO2,回收COB. 用圖2裝置探究可燃物燃燒所需的條件
C. 用圖3裝置除去氧化銅樣品中的銅粉D. 用圖4鑒別NH4NO3、CuSO4和NaCl 三種白色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4分)硝酸鉀與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t2℃時,兩物質的等質量飽和溶液降溫至t1℃,析出固體質量較大的是 的溶液。
(2)t2℃時,將50g水加入盛有25g氯化鉀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鉀溶液的質量是 g。保持溫度不變,往該燒杯中再加入5g水,充分攪拌后,氯化鉀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 (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3)當硝酸鉀中混有少量氯化鉀時,可用 方法提純硝酸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