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中,①是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_____。
(2)A、B、C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寫字母編號)。
(3)A和B兩種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們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中它們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4)C所表示的粒子的符號為________。
22.99 B C 最外層電子數 得到 Cl- 【解析】(1)由鈉元素的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鈉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1;由鈉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為11,表示原子序數為11;根據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則鈉元素的原子核內質子數為11;(2)根據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電荷數(即核內質子數),因為BC的核內質子數相同,所以BC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3)由圖示可知A、B兩者的最外層...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大慶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已知A、B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A、B元素的質量比為2:3,其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為2:1,則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 ( )
A. A2B3 B. A3B2 C. AB3 D. A3B
C 【解析】設:A、B兩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xBy。A、B相對原子質量之比為2:1,則設B的相對原子質量為M,而A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M;根據A、B元素的質量比為2:3,在化合物AxBy中A、B兩元素的質量比=(2M×x):(M×y)=2x:y,根據題意:化合物中A、B兩元素的質量比為2:3,則有2x:y =2:3 解得x:y=1:3,則這種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B3。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輪復習驗收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含磷的洗滌劑因含有Na5P3O10易造成水生植物大量繁殖而污染環境,因此提倡使用無磷洗滌劑。下列化合價在Na5P3O10中沒有出現的是
A. -2 B. +1 C. +5 D. +4
D 【解析】鈉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磷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5+3x+(-2)×10=0,則x=+5。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沂水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在牙膏中常用輕質碳酸鈣粉末作摩擦劑。某同學在實驗室以石灰石(雜質不反應也不溶于水)為原料制取輕質碳酸鈣和氫氧化鈉。
(1)操作Ⅲ的名稱是____________。
(2)操作Ⅰ的實驗操作包括①過濾 ②通入適量CO2 ③洗滌 ④干燥。正確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3)該流程中有兩個反應,產物中均出現碳酸鈣,這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
(4)為了驗證加入Na2CO3溶液后,溶液B中的溶質是否反應完全,取上層清液加入無色酚酞試液進行檢驗是否可行________(選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
蒸發結晶或蒸發 ②①③④ Ca(OH)2 + CO2 = CaCO3↓+H2O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不可行 Na2CO3溶液顯堿性 【解析】(1)操作Ⅲ是將氫氧化鈉溶液變為氫氧化鈉固體,故(1)操作Ⅲ的名稱是:蒸發結晶或蒸發;(2)操作Ⅰ的實驗操作包括①過濾;②通入適量CO2;③洗滌;④干燥。正確的排序是②①③④;(3)該流程中有兩個反應,產物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沂水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選用的除雜試劑和實驗操作都正確的是(括號內為雜質)
選項 | 物質 | 除雜試劑(足量) | 操作方法 |
A | CO(CO2) | 氫氧化鈉溶液 | 氣體通過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洗氣瓶 |
B | K2CO3(KCl) | 稀鹽酸 | 加入稀鹽酸、蒸發、結晶 |
C | N2 (O2) | 碳粉 | 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碳粉 |
D | Zn(Fe) | 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過濾 |
A. A B. B C. C D. D
A 【解析】A、CO2能與NaOH溶液反應,CO不能把雜質除去,符合除雜原則,正確;B、K2CO3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C、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碳粉,由于氧氣的量很少,碳粉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能除去雜質但會引入新的雜質,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D、Fe、Zn均能與稀硫酸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沂水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類法是一種行之有效、簡單易行的科學方法。某同學用下表所示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分類,其中甲與乙、丙、丁是包含關系。下列各組中,正確的組合是
選項 | 甲 | 乙、丙、丁 |
A | 常見有機物 | 甲烷、酒精、碳酸 |
B | 常見的合成材料 | 塑料、棉花、合成橡膠 |
C | 常見合金 | 生鐵、鋼、金剛石 |
D | 常見的酸 | 鹽酸、硝酸、硫酸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甲烷和酒精屬于有機物,而碳酸屬于無機物,錯誤;B、棉花是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不屬于合成材料,錯誤;C、金剛石是碳的單質,不屬于合金,錯誤;D、常見的酸有鹽酸、硫酸和硝酸,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圖中,①是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
(1)鈉元素的原子序數為______________;
(2)A、B、C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寫字母編號);
(3)A和B兩種粒子的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們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中它們容易__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4)C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原子”或“離子”)。
11 BC 最外層電子數 得到 離子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1)鈉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1;(2)A、B、C中屬于同種元素的粒子是B C;質子數決定元素種類。(3)A和B兩種粒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所以它們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中它們容易得到電子;(4)C所表示的粒子是離子,核外電子數不等于核內質子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區2018年初三一模化學試卷(原創解析)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鹽酸揮發 B. 牛奶發酵 C. 海水曬鹽 D. 干冰升華
B 【解析】A、鹽酸揮發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牛奶發酵的過程中有新物質氧化鐵生成,屬于化學變化;C、海水曬鹽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發生了水的蒸發,屬于物理變化;D、干冰升華只是二氧化碳由固態轉化成了氣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