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反應Ⅰ是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硫的反應,寫化學方程式;
(2)根據反應Ⅱ是亞硫酸鈉與氫氧化鈣的反應,判斷反應類型;并計算CaSO3中Ca、S、O元素的質量比;
(3)通過數據和流程得出雙堿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的原因.
解答 解:(1)反應Ⅰ是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硫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SO2+2NaOH=Na2SO3+H2O;
(2)反應Ⅱ是亞硫酸鈉與氫氧化鈣的反應,發(fā)生的方程式為:Na2SO3+Ca(OH)2=CaSO3+2NaOH;屬于復分解反應;CaSO3中Ca、S、O元素的質量比40:32:48=5:4:6;
(3)兩種工藝中,處理相同量的SO2,雙堿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原因是通過反應II實現了NaOH的循環(huán)利用,減少了NaOH的用量,所以成本降低.
故答案為:
(1)SO2+2NaOH=Na2SO3+H2O;
(2)Na2SO3+Ca(OH)2=CaSO3+2NaOH;復分解反應;5:4:6;
(3)通過反應II實現了NaOH的循環(huán)利用,減少了NaOH的用量,所以成本降低.
點評 本題聯系生活考查了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知識,同學們需要在平常生活中提高“節(jié)能、環(huán)保”的意識.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g | B. | 10g | C. | 15g | D. | 20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給燒瓶、燒杯里的固體物質加熱時,一定要墊上石棉網,防止受熱不均而炸裂 | |
B. | CO還原CuO實驗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冷卻后再停止通CO,防止紅熱的銅被氧化 | |
C. | 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水沿燒杯內壁緩慢注入濃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 |
D. | 測溶液的PH時,用玻璃棒蘸取待檢液涂在濕潤后的PH試紙上,再與比色卡對比讀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石油分餾出汽油、柴油等 | B. | 利用滲透膜從海水中獲得淡水 | ||
C. | 鐵礦石冶煉成鐵 | D. | 工業(yè)上從空氣中分離出氧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