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原子屬于金屬元素的是( )
| A. | | B. | | C. | | D. | |
元素周期表的特點及其應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元素的簡單分類.. | |
專題: | 課本知識同類信息. |
分析: | 根據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的數目一般少于4,非金屬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目一般多余4,結合原子結構示意圖進行解答. |
解答: | 解:A、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最外層電子數為1<4,故A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B、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最外層電子數為5>4,故B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C、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最外層電子數為7>4,故C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D、由原子結構示意圖可知最外層電子數為6>4,故D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 故選A. |
點評: |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最外層電子數判斷元素的種類的能力.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阿華在學習化學后,對抽煙的爸爸說:“吸煙有害健康,我和媽媽都在被動地吸煙。”阿華這樣說的科學依據是: ( )
A.分子很小 B.分子之間有間隔
C.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D.分子之間有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
(1)填寫儀器編號并回答下列問題:
用于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 ;用做熱源的儀器是 ;用于稱量物質質量的儀器是 ;可直接在酒精燈上加熱的儀器是 .
(2)取7mL水并加熱至沸騰,需上述儀器中的 ,除此以外還需要的儀器有 (填儀器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操作中,“先”與“后”的順序不正確的是( )
| A. | 制備氣體時,先裝藥品,后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
| B. | 做氫氣可燃性實驗時,先檢驗氫氣的純度,后點火 |
| C. | 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先把導管移離水面,后停止加熱 |
| D. | 用托盤天平稱量物質時,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再加質量小的砝碼,最后移動游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 分解反應不一定有單質生成 |
| B. | 原子變成離子時一定得到電子 |
| C. | 化合反應一定有單質參加 |
| D. | 只有最外層為8個電子的結構才為相對穩定結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原子的定義與構成;原子和離子的相互轉化.. | |
專題: | 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 |
分析: | A、根據原子的定義來解答該題; B、根據離子的形成分析回答; C、分子之間有間隔,這是分子普遍具有的性質; D、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可以根據微觀粒子的性質和構成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原子由核外電子和原子核構成,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離子,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微粒之間有間隔. |
解答: | 解: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并不意味著原子就是最小的粒子,原子還可以繼續被分成更微小的粒子,如質子、中子、電子;故A錯誤; B、鈉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變為鈉離子,其質子數不變,所以鈉原子的質子數等于鈉離子的質子數;故B錯誤; C、任何物質的分子之間都有間隔,本題中氧氣變成液氧只是分子間的間隔變小,但是間隔依然存在,故C錯誤; D、分子、原子和離子都可以直接構成物質,它們是構成物質的三種基本微粒,故D正確; 故選D. |
點評: | 本題主要考查了微觀粒子的特征、性質和構成等方面的內容,可以依據已有知識進行分析解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鑒別空氣、氧氣和氮氣三瓶氣體時的最佳方法是( )
A.測量三瓶氣體的密度
B.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C.用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三瓶氣體中
D. 測量氣體的溶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