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室有三瓶化肥未貼標簽,只知道它們分別是碳酸氫銨、氯化銨、尿素.為了鑒別三種化肥,某同學分別取少量樣品編號為A、B、C,并進行實驗,如圖所示根據上述實驗回答:
(1)寫出三種化肥的化學式:A_____;B:_____;C_____.
(2)寫出B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寫出B與熟石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中有下列儀器:
(1)填寫標號儀器名稱:③____________。
(2)實驗中制取二氧化碳并欲得到平穩的氣流,應選擇發生裝置的組合為________(選擇一套,填序號)。
(3)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還需要補充的實驗儀器為_________和棉花,用此方法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有:①在試管中加入藥品并固定好裝置;②把導管移出水面;③點燃酒精燈加熱,當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④熄滅酒精燈;⑤檢測裝置的氣密性。下列排序正確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號)。
A ①⑤③②④ B ⑤①③②④ C ①⑤③④② D ⑤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指出儀器的名稱:A._____,B._____,C._____。
(2)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試管口要放棉花,是為了_____。
(3)加熱時試管口應略微向_____(填“上”或“下”)傾斜,原因是_____。
(4)觀察到水槽中導管口氣泡_____時開始收集氧氣,當集氣瓶中的水被排出,瓶口有_____冒出時,表明集氣瓶內氧氣已集滿,在水下用玻璃片蓋好集氣瓶,取出,并_____(填“倒”或“正”)放在桌面上。氧氣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
(5)停止加熱時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這是為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屬于置換反應
B.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是NH3
C.生成丙和丁的質量比為14:9
D.氫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沒有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實驗室可以選擇下圖裝置制取氣體
(1)實驗室里用高錳酸鉀制取一瓶較純凈的氧氣,應選的一套裝置為_____(填字母序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可選用B或C,請將如圖方框中裝置的長頸漏斗補畫完整_____,與B裝置相比,C裝置的主要優點是_____
(3)氧氣可采用D裝置收集并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這利用了氧氣的哪些性質?_____
(4)若用G裝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請簡述操作步驟_____
(5)通常情況下,氨氣(NH3)是一種無色、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實驗室可用加熱熟石灰和氯化銨固體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則實驗室制取氨氣,應選的一套裝置為_____(填字母序號,寫一套即可)
(6)在實驗室里加熱30.9g氯酸鉀(KClO3)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質量21.3g,請計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三位同學用三個不同的實驗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如圖.他們的方法是:先將下圖裝置分別放在天平上調節至平衡,然后分別取下,甲、乙將試管中的液體與錐形瓶中的物質混合,丙將氣球中的鎂粉倒入錐形瓶中充分反應后,再放入各自的天平上,下列結論你認為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三個都平衡;
B.甲、乙、丙三個都不平衡;
C.甲不平衡,乙、丙平衡;
D.只有乙仍然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寫出鐵絲燃燒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填“化合”或“分解”)反應。實驗開始時先點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學取一段紗窗網上的細鐵絲,在自己收集的瓶氧氣中做該實驗,結果沒有觀察到應有的現象,請你幫他分析一種可能導致實驗失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溫下,往25mL10%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10%的氫氧化鈉溶液,得到如圖所示關系圖,圖中,x坐標是所加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則y坐標是( )
A.混合溶液的pH
B.混合溶液的溫度
C.混合溶液中NaCl的質量
D.混合溶液中HCl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