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如下實驗(不考慮氣體與水或鹽的反應)
(1)先向廣口瓶中加入一定量鹽酸溶液至固體恰好全部溶解為止,關閉活塞,振蕩,觀察到氣球變大。然后再將一定量氫氧化鈉溶液加入廣口瓶中,關閉活塞,振蕩,發現氣球明顯變小,請寫出引起氣球變小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同時在廣口瓶中還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
(2)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對廣口瓶中的溶液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廣口瓶中的溶液含有哪些溶質?
(交流討論)經過大家對廣口瓶中所發生的反應進行分析,認為瓶內一定含有的一種溶質是(填化學式,下同)___________。小明取廣口瓶內溶液少量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過量稀鹽酸,發現有氣泡產生.由此得出結論:廣口瓶溶液中還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小紅認為,可能還存在BaCl2,大家一致認為小紅的結論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后經大家討論,達成共識:廣口瓶溶液中還可能存在NaOH。
(實驗設計)
考慮到已經確定的兩種溶質中有一種溶質的存在對氫氧化鈉的檢驗造成干擾,設計方案先將它除去后再檢驗。具體步驟如下:
實驗目的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除去干擾物 | ① 取廣口瓶中溶液少量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過量________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 有白色沉淀產生 | 溶質中還含有NaOH |
檢驗是否含有NaOH | 在濾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 ________ |
【答案】2NaOH+CO2=Na2CO3+H2O 產生白色沉淀 NaCl Na2CO3 BaCl2和Na2CO3在溶液中不共存 CaCl2 溶液變紅色
【解析】
(1)先向廣口瓶中加入一定量鹽酸溶液,鹽酸與碳酸鋇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氯化鋇,觀察到氣球變大,再將一定量氫氧化鈉溶液加入廣口瓶中,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吸收,氣球變小,反應的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由于此時溶液中有氯化鋇,生成的碳酸鈉與氯化鋇能生成碳酸鋇沉淀,所以同時在廣口瓶中還能觀察到的現象是產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為:2NaOH+CO2=Na2CO3+H2O;產生白色沉淀;
(2)根據氯元素守恒可知,瓶內一定含有的一種溶質是NaCl,取廣口瓶內溶液少量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過量稀鹽酸,發現有氣泡產生,說明溶質中含有Na2CO3,溶液Na2CO3與氯化鋇不能共存,所以肯定沒BaCl2;溶液中還可能存在NaOH,溶液中Na2CO3的對氫氧化鈉的檢驗有干擾,所以在檢驗氫氧化鈉時要除去,可以在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再用指示劑檢驗氫氧化鈉的存在,具體操作為
實驗目的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除去干擾物 | ①取廣口瓶中溶液少量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過量CaCl2 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 | 有白色沉淀 | 溶質中還含有NaOH |
檢驗是否 | 在濾液中滴加酚酞試液 | 溶液變紅色 |
故答案為:NaCl;Na2CO3;BaCl2和Na2CO3在溶液中不共存;CaCl2;溶液變紅色。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小組同學取一定量碳酸鈣固體高溫煅燒一段時間,冷卻后,對剩余固體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剩余固體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工業上通常采用高溫煅燒石灰石的方法制生石灰,化學方程式為CaCO3CaO+CO2↑。
(猜想與假設)剩余固體成分:
Ⅰ.全部是氧化鈣Ⅱ.______;Ⅲ.全部是碳酸鈣。
在老師指導下,小組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成立。
(進行實驗)
①甲同學取一定量的剩余固體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蕩,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學據此認為試管中的固體為碳酸鈣,即猜想Ⅲ成立。乙同學認為上述實驗不足以證明猜想Ⅲ成立,其理由是______。
②乙同學取一定量的剩余固體于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觸摸試管外壁感覺發熱,繼續向試管中加入幾滴稀鹽酸,沒有氣泡產生。乙同學據此認為試管中的固體只有氧化鈣,即猜想Ⅰ成立。丙同學認為乙的實驗不足以證明猜想Ⅰ成立,理由是______。
③丙同學利用水、無色酚酞溶液和稀鹽酸證明了猜想Ⅱ成立,請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______ | ______ | 猜想Ⅱ成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具有可變價的金屬往往只有一種價態較穩定:鐵以+3價、銅以+2價較穩定,而汞以0價較穩定。下列金屬硫化物在空氣中灼燒時均產生SO2氣體。試寫出它們在空氣中灼燒的化學方程式。
(1)F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g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大氣環境: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中不包含
B. 居室環境:煙氣中的,能夠阻礙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
C. 食品安全:用甲醛溶液泡發海產品,使其長久保鮮且對人體無害
D. 日常用品:利用洗滌劑的乳化作用洗去油污,其原因是讓油污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1)煤燃燒會產生溶于水形成酸雨的物質,目前我國大力推廣使用脫硫煤,目的是減少_____的排放。
(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化石燃料面臨耗盡,所以應禁止開采
B 開采可燃冰時泄露的氣體,將加劇溫室效應
C 用扇子扇滅蠟燭,是因為降低了蠟燭的著火點
D 乙醇汽油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汽車尾氣污染
(3)一定質量的不完全燃燒,生成
和
。其中
和
混合氣體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9:16。則參加反應的
和
的質量比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梅同學學習了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的性質后,發現許多不同類別的物質反應時能生產鹽,于是她構建了如圖所示的知識網絡圖.借助網絡圖回答:
(1)寫出用酸和堿生產硫酸銅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參照網絡圖,則圖中①②可以是_____和_____(要求不能與圖中已有信息重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
(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結合上圖,從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學反應過程中,_______可分,而________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亞硒酸鈉(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體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Na2SeO3中Se的化合價為+3 B.Se是一種金屬元素
C.n的值為6 D.Se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化學反應類型的說法正確的
A. 凡是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是中和反應
B. 復分解反應一定沒有單質參加
C. 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
D. 分解反應的生成物一定有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