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燃煤發電時,將煤塊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加快燃燒速率;
(2)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反應,轉化為水和甲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
2+4H
2
2H
2O+CH
4;
(3)因為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反應,所以生成物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比應該是1:2,
A、根據化學式CH
4O,可知該物質中C、O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1,不符合所生成有機物的特點,故A不正確;
B、根據化學式CH
2O
2,可知該物質中C、O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1:2,符合所生成有機物的特點,故B正確;
C、根據化學式C
2H
6O,可知該物質中C、O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2:1,不符合所生成有機物的特點,故C不正確;
D、根據化學式C
2H
4O
2,可知該物質中C、O元素的原子個數比為2:2=1:1,不符合所生成有機物的特點,故D不正確.
(4)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B、植樹造林,增大植被面積,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把二氧化碳氣體轉變為氧氣,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C.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循環利用,大量利用二氧化碳,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故選BC.
故答案為:
(1)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加快燃燒速率;
(2)CO
2+4H
2
2H
2O+CH
4;
(3)B.
(4)BC.
分析:(1)根據燃煤發電時,將煤塊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增大與氧氣的接觸面積,加快燃燒速率進行解答;
(2)根據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反應,轉化為水和甲烷進行解答;
(3)根據反應物和只生產一種物質的特點以及質量守恒定律可判斷生成物;
(4)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可從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植樹造林等方面分析.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與“低碳生活”有關的問題,以及化學反應式的推斷.可以培養同學們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