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環境與人類的生活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
(1)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與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
該反應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 .
(3)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人們積極尋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經研究發現NH3燃燒的產物沒有污染,且釋放大量能量,有一定應用前景.
①NH3中氮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
②將NH3燃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4NH3+3O26H2O+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學復習測試:第2講 微粒構成物質 題型:單選題
雄偉壯麗的國家大劇院主體建筑表面安裝了2萬多塊鈦(Ti)合金板,已知鈦原子核內有22個質子,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TiO2中含有氧分子 B.Ti可以表示一個鈦原子
C.Ti4+核外有26個電子 D.CaTiO3屬于金屬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學復習測試:第6講 空氣 氧氣 題型:單選題
如下圖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改進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氧氣無須提前制備和收集
B. 用塑料瓶代替集氣瓶,實驗更安全
C. 該裝置也可用于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制備、干燥和檢驗
D. 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發出黃色火焰,產生黑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學復習測試:第12講 化學與能源和資源的利用 題型:填空題
能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是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
(l)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氣都屬于可再生能源
B.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將成為未來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2)煤燃燒時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會導致降雨的酸性增強。我們把pH______5.6(填“>”“=”或“<”)的降雨稱為酸雨。某電廠為防止環境污染,用石灰石漿來吸收二氧化硫,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aCO3 +2SO2+O2=2CaSO4+2x,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__。
(3)研究發現,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轉化為甲醇(CH3OH)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4)將一定質量的甲醇與4.4g氧氣混合于密閉容器內,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
8CH3OH+xO2mCO2+2CO+16H2O。當反應物完全耗盡且全部轉化為生成物時,有3.6g水生成,同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學復習測試:第12講 化學與能源和資源的利用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不屬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石油 B. 煤 C. 天然氣 D. 木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學復習測試:第12講 化學與能源和資源的利用 題型:填空題
同學們在科學實踐活動“多變的蠟燭”中完成了以下實驗。
(1)實驗一中,燃著的蠟燭會熄滅的是_____(填燒杯序號),結合滅火原理分析蠟燭熄滅的原因:_____。
(2)實驗二中,若玻璃管太長,則不易觀察到蠟蒸汽燃燒。其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7-2018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 第十一單元 鹽 化肥 物質的分離、提純與鑒別 專項練習題 題型:簡答題
黃銅礦(主要成分CuFeS2)經初步處理后,所得溶液甲中的溶質為Fe2(SO4)3、CuSO4及H2SO4。某同學通過廢鐵屑與溶液甲反應,制取補血劑原料碳酸亞鐵并回收銅。主要步驟如圖所示:
(1)Fe2(SO4)3與鐵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xFe2(SO4)3+yFe===zFeSO4,其中x、y、z為化學計量數,z的值為____。
(2)步驟Ⅰ中,生成銅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步驟Ⅰ中,廢鐵屑含有少量鐵銹,對產物的成分沒有影響,原因是____________。
(4)步驟Ⅱ中加入一種可溶性試劑可實現其轉化,從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分析,該試劑可以是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5)步驟Ⅲ回收銅的方法為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北京市中考化學復習測試:第8講 水和溶液 題型:單選題
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下圖能較好地反映溶液中蔗糖分子分布的是(水分子未畫出)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