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一場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讓我們更加明白健康的重要和生命的可貴。
(1)預防新型冠狀病毒,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均衡飲食,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小美的媽媽準備了一份午餐:米飯、清蒸鱸魚、紅燒排骨、豆腐湯,其中富含蛋白質的是__________(填一種即可)。從營養均衡的角度考慮,還應補充的營養素是_____。
(2)做好居家環境的衛生,必要時使用消毒液對室內進行消毒。84 消毒液是常用的消毒液,其主要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NaClO),次氯化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______ 。消毒液噴灑后,室內充滿刺激性氣味,這說明 ________________ 。
(3)以下是人們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時的一些認識,你認為不符合科學道理的是(______)
A 家庭消毒時,消毒液越濃越好
B 多飲水,保證身體充足的水分
C 必須每天吃藥,補充人體所需化學物質
D 外出時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答案】清蒸鱸魚/紅燒排骨/豆腐湯 維生素 +1 分子不斷運動 AC
【解析】
(1)米飯富含糖類,清蒸鱸魚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紅燒排骨富含油脂和蛋白質,豆腐湯富含蛋白質,從營養均衡的角度考慮,午餐中還應補充的營養素是維生素;
(2)次氯酸鈉(NaClO)中,鈉元素為+1價,氧元素為-2價,根據化合物中化合價正價負價之和為零的原則,可知氯元素為+1價;消毒液噴灑后,室內充滿刺激性氣味,這說明了分子不斷運動。
(3)A、消毒液具有一定的毒性,濃度過高對人體也有一定的危害,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B 、多飲水,保證身體充足的水分,說法正確;
C 、是否需要服藥要聽從醫生的叮囑,不應自己隨意吃藥,說法錯誤,符合題意;
D 、外出時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說法正確
故選“AC”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配制 100g 質量分數為 15%的 NaOH 溶液的步驟如下,按要求填空。
①計算:需要 NaOH 質量為______________g;水的體積為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為 1g/cm3)。
②稱量:該操作中需要的儀器除托盤天平、砝碼盒(帶鑷子)和藥匙外,還需要的儀器或用品是_________。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時,如果俯視讀數,則配得的溶液的質量分數比 15%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④溶解:該步驟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鋁在常溫下能與O2反應,在鋁表面形成一層氧化物薄膜;Al2O3能溶于NaOH溶液。某課外小組對“鋁與氯化銅溶液反應”進行如下探究:
①測得CuCl2溶液的pH<7。
②將鋁片放入CuCl2溶液中,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
③取出鋁片用NaOH溶液浸泡一段時間,再取出鋁片洗凈后放入CuCl2溶液中,觀察到鋁片表面產生無色氣泡。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將pH試紙伸入CuCl2溶液中;該溶液顯________性。
(2)步驟③中還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產生此現象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步驟②中沒有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小組對步驟③產生的氣體提出猜想:a.可能是Cl2;b.可能是O2;c.可能是___________。小組討論得出c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做完鑒別碳酸鈉和氯化鈉兩瓶白色固體的實驗后,小明欲回收實驗用剩的藥品。他對其中一瓶藥品是否純凈產生質疑,于是對其成分展開了探究: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白色固體為碳酸鈉;
猜想二:白色固體為氯化鈉;
猜想三:白色固體為碳酸鈉和氯化鈉的混合物。
[制訂計劃]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固體藥品配制成溶液,倒入試管,然后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最后加入幾滴硝酸銀溶液 | 若只觀察到____________ | 則猜想一正確 |
若只有白色沉淀產生 | 則猜想二正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 |
若先觀察到溶液中有氣泡產生,后有白色沉淀產生 | 則猜想三正確 |
[實驗結論]
根據現象,得出結論:猜想三正確。
[交流與討論]
小明同學由實驗過程領悟到:老師強調加入稀硝酸并且至過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小天認為將稀硝酸換成稀鹽酸,也會產生相同的實驗現象并得到相同的結論。小明不同意小天的觀點,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
在選加入試劑檢驗物質成分時,既要考慮到試劑的用量,又要防止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將一個新鮮的雞蛋放在盛有足量稀鹽酸玻璃杯中,可觀察到雞蛋一邊冒氣泡一邊沉到杯底,一會又慢慢上浮,到接近液面時又下—沉,如此反復。如何解釋這種現象?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結有水垢的熱水瓶中加入稀鹽酸,水垢溶解脫落;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Na2C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出現,這種水垢可能含有()
A.BaSO4B.CaCO3C.K2CO3D.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按酸、堿、鹽、氧化物順序排列的是 ( )
A.H2SO4、Na2O、NaCl、NaOHB.CuSO4、HNO3、KOH、O2
C.HCl、Ba(OH)2、KCl、CaOD.P2O5、HNO3、KNO3、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大理石(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與稀鹽酸反應)和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實驗結束后,錐形瓶內已無氣泡產生,但還有少量固體剩余。小文和小明對錐形瓶內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展開辯論:
(1)小文說:因為瓶內有固體剩余,所以溶液中只有氯化鈣而無鹽酸。小明不完全同意小文的說法,請你說出小明的理由_____。
(2)按小明的猜想,寫出溶液中溶質成分的幾種可能_____;(最少寫兩種)
(3)請你選擇其中一種情況,設計實驗證明,完成下列探究報告:
猜想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及結論 |
_____ | _____ | 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類推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結果中正確的是( )
A.鋁與鹽酸反應生成 AlCl3 和 H2,則金屬鐵與鹽酸反應生成 FeCl3 和 H2
B.堿的水溶液顯堿性,所以 NaOH 的水溶液一定是堿性溶液
C.溶液中有晶體析出時,溶質質量減小,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減小
D.碳酸鹽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所以與鹽酸反應放出氣體的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