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前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
(1)若要將廣口瓶的容積(加水后)等分為五等分,你必須選用的儀器是:__________
(2)在實驗操作中,當_________________時,打開彈簧夾方能得出較準確結論。
(3)如果實驗結果出現誤差,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2019屆九年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區分下列各組物質的兩種方法都合理的是( )
選項 | 待鑒別物質 | 鑒別方法 | |
方法1 | 方法2 | ||
A | 黃銅和黃金 | 分別加稀鹽酸 | 分別浸入硫酸鎂溶液 |
B | 銅粉和氧化鐵 | 分別放入水中,觀察 | 分別高溫通入一氧化碳 |
C | 飽和石灰水和氯化鈉溶液 | 分別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 分別升高溫度,觀察 |
D | 硝酸銨和氫氧化鈉 | 分別溶于水測溫度 | 看一眼外觀顏色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水北中學、河頭中學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三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學習小組對人體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人體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組成有什么不同?
(查閱資料)(1)通常條件下,白磷與氫氧化鈉(NaOH)溶液不反應。
(2)白磷在有氧氣的情況下,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約為40℃。
(3)二氧化碳可以被氫氧化鈉(NaOH)溶液完全吸收,其與氫氧化鈉(NaOH)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鈉和水。
(實驗操作、記錄、分析)
實驗一:探究吸入的空氣
(1)先檢查裝置的__________________,裝入試劑,在醫用輸液袋中裝入V mL空氣,連接裝置。
(2)打開彈簧夾K1、K2,緩慢將袋中的氣體全部排除。讀出量筒中液體體積為V1mL。錐形瓶中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關閉彈簧夾 K1、K2,再_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以促使白磷迅速燃燒。待瓶中氣體冷卻至室溫,打開 K2,____________(填現象),讀出量筒中液體體積為V2mL,其數值等于已反應的_________之外的氣體總體積。
實驗二:探究呼出的氣體
(4)如圖2所示,把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測濕度)探頭放入袋中,開始采集數據,然后向袋內呼出氣體。采集的數據經處理如圖3所示,表示二氧化碳體積分數變化的是__________(填“X”或“Y”或“Z”)。Y 的體積分數在 60s 之后逐漸減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數據處理)
(5)實驗一中,人體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是_________(用百分數或分數表示,下同),氧氣的體積分數是_________。
(6)實驗二中,200s 時沒有被測定的氣體所占的總體積分數為__________。
(實驗結論)
(7)通過實驗探究,可知人體吸收的空氣與呼出氣體組成有何不同?(任寫一條即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水北中學、河頭中學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三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1774年,用金屬燃燒實驗證明并提出空氣是氮氣和氧氣組成的科學家是:
A. 拉瓦錫 B. 普利斯特里 C. 舍勒 D. 瑞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玉溪市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化學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科學。下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表示氮原子,
表示氫原子。請你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甲圖表示的物質——氮氣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丙圖中的每個分子是由________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玉溪市2019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0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對在水的電解實驗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正極產生氫氣
B.與電源正極相連的試管內收集的氣體體積大
C.正、負兩極產生的氣體質量比為1∶8
D.與電源正、負兩極相連的試管內匯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達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述實驗現象正確的是
A. 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時,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鐵
B. 銅粉加熱變成紅色粉末
C. 純凈的氫氣點燃時產生黃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量
D. 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長春市五校2018屆九年級期中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中,化學式書寫正確的是( )
A. 氧化鈉 NaO B. 氯化鈉 KCl
C. 碳酸鈣 CaCO3 D. 氯化鋁 AL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