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根據(jù)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shù)某s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夠通氧氣點燃,這是因為當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大量存在時,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會燃燒的;且除去氣體中的氣體雜質不能使用氣體,否則會引入新的氣體雜質,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B、H2O2在與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再過濾除去不溶物,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正確.
C、CaO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碳酸鈣不溶于水,用水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D、碳和氧化銅在隔絕空氣加強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采取的方法錯誤.
故選B.
點評: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