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蘭素是一種重要的香料,下圖是其分子模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物質的化學式為C8H8O2
B.香蘭素中氧元素質量分數大于氫元素質量分數
C.香蘭素是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
D.香蘭素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為8:8:3
B
【解析】
試題分析:A.由香蘭素的分子模型,該物質的分子由8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3個氧原子構成,因此該物質的化學式可表示為C8H8O3,故A選項說法不正確;
B.由香蘭素的化學式C8H8O3可知,氫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是1×8=8,氧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是16×3=48,香蘭素的相對分子質量一定,因此香蘭素中氧元素質量分數大于氫元素質量分數,故B選項說法正確;
C.由香蘭素的分子模型,該物質的分子由碳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而香蘭素由分子構成,故C選項說法不正確;
D.香蘭素中碳、氫、氧元素質量比為(12×8):(1×8):(16×3)=12:1:6,故D選項說法不正確。
考點:微粒結構模型;化學式的書寫和意義;化學式的計算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濟南市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乙醇(C2H5OH)可來制造醋酸、飲料、香精、染料、燃料等,醫療上也常用體積分數為70%-75%的乙醇作消毒劑等。一個乙醇分子共有 個原子,氫元素與碳元素的質量比是 ,在乙醇中質量分數最大的元素是 。
(2)在冰箱中放入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異味,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工業煉鐵過程中用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目前人類以化石燃料為主要能源,常見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為減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將其轉化為可燃性氣體,此過程可認為是碳和水的反應,其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
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 反應,生成物C和D的分子個數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龍巖市初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20分)
(1)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銅用于電力和電信工業,是因為銅具有 (填字母)
A.導熱性 B.延展性 C.導電性 D.金屬光澤
(2)我國第四套人民幣的硬幣從1999年開始發行,一元為鋼芯鍍鎳(Ni),五角幣為鋼芯鍍銅合金,一角幣為鋁合金或不銹鋼。在選擇鑄造硬幣的材料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有 (填一條即可)。
①鎳能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可溶于水的正二價鎳的化合物,并放出氫氣。其反應沒有鐵與酸反應劇烈。鎳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②用鎳片、硫酸亞鐵溶液和 溶液做實驗也能判斷Ni 、Fe、Cu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 。
(3)若將一定質量的Zn放入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所得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
(4)活動課上小明將一枚五角幣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發現表面變黑。
【假設與預測】假設Ⅰ.五角幣加熱變黑,是因為酒精燈內焰的黑煙附著在五角幣的鍍銅上;
假設Ⅱ.五角幣加熱變黑,是因為五角幣上的鍍銅與 ______發生了化學反應。
【實驗與事實】
實驗一:用潔凈的干布擦一擦五角幣上的黑色物質,黑色物質不易被擦去;再另取一枚五角幣放在石棉網上,用酒精燈加熱片刻,五角幣也變黑。
實驗二:取一塊銅片放入小試管中并塞上橡皮塞,然后用酒精燈加熱直至試管中銅片變黑;再將銅片反轉到另一面,加熱片刻,銅片不再變黑。
【解釋與結論】上述實驗一和實驗二證實,假設 __ ___ 不成立。
【表達與交流】銅片在空氣中加熱,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 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福建省龍巖市初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今年入冬以來,我市多次出現嚴重的霧霾天氣,造成呼吸道病人增多。此次連續霧霾過程影響空氣質量最顯著的主要污染物是
A.SO2 B.CO C.PM2.5 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初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其對應操作或實驗中某物質質量變化關系的是
A.①電解水實驗得到氫氣和氧氣的質量關系
B.②可燃物燃燒最旺的點為O點
C.③將一定質量的紅磷放在盛有氧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
D.④等質量的鋅粉和鐵粉,分別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初三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B.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D.銅片投入到稀硫酸中產生大量的氣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初三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學習化學使我們的思維更加嚴謹,請你閱讀圖表和材料回答問題。
(1)圖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
請寫出一條從圖中你能獲取的相關信息 。
(2)在點燃條件下,A和B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①1個B分子中含有__ __個原子。
②4種物質中,屬于化合物的是___ __(填圖中字母)。
③在該反應中,生成C和D的質量比為___ __(計算結果用最簡整數比表示)。
(3)材料:Cl2化學性質很活潑,具有較強的氧化性,能與多種金屬和非金屬直接化合
氫氣和氯氣的混合氣點燃或強光照射時發生爆炸。則氫氣和氯氣生成氯化氫氣體的反應從能量變化(“吸熱反應”或“放熱反應”)和基本反應類型角度分類,分別屬于 ; 。
通過上述實驗,你對燃燒有什么新的認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貴州省遵義市初三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稱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雜質不參加反應)放人燒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鹽酸,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結束后稱量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58.1g(不包括燒杯的質量,且氣體的溶解忽略不計)。試計算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句容市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化學反應R+2HCl RCl2+H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R可以是Zn B.因生成氣體,反應后溶液質量減小
C.該反應是化合反應 D.R若是Fe,則反應前后溶液顏色有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