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做溶劑 B.凡是均一的、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無色透明的 D.飽和溶液一定是濃溶液
A 【解析】A.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做溶劑 。故A正確。B.凡是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故B錯誤。C.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穩定的,但不一定無色透明的。故C錯誤。D.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故D錯誤。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輪復習驗收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下面是“燃燒的條件”實驗活動的部分操作示意圖:
(1)實驗一:加熱片刻觀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燒產生藍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燒,由此得出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實驗二:裝置中木屑燃燒,煤粉沒有燃燒,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
(3)實驗三:將燃著的蠟燭放在如圖所示的密閉容器中,同時用氧氣傳感器測出密閉容器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______(填序號)。
A.蠟燭燃燒需要氧氣
B.蠟燭燃燒前,密閉容器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21%
C.蠟燭熄滅后,密閉容器中還有氧氣
D.蠟燭熄滅后,密閉容器中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為84%
燃燒需要可燃物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D 【解析】(1) 小棉花球蘸水后,因水不可燃,反而會蒸發吸收熱量,所以溫度達不到棉花的著火點,不會燃燒;而小棉花球蘸酒精后,酒精是可燃物,在酒精燈上被點燃后會燃燒放出大量的熱,使溫度達到棉花的著火點,引發棉花球燃燒,因此實驗的結論是燃燒的物質必須是可燃物;(2) 實驗二:裝置中木屑燃燒,煤粉沒有燃燒,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3)...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沂水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子機器”是指在分子尺寸上制造的一類分子器件,其長短僅l納米左右(1納米=10﹣9米)。它的驅動方式是通過外部刺激(如電能、光照等)使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從而對外做功。下列關于分子機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分子機器驅動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
B. 肉眼能直接觀察到分子機器
C. 分子機器的驅動不需要能量
D. 分子機器“發動機”驅動方式與普通發動機相同
A 【解析】A、分子機器驅動過程中,分子結構發生改變,發生了化學變化,正確;B、“分子機器”長短僅相當于1納米左右(1納米=10?9米),肉眼不能直接觀察到分子機器,錯誤;C、分子機器的驅動方式是通過外部刺激(如電能、光照等)使分子結構發生改變,需要能量,錯誤;D、分子機器的驅動方式是通過外部刺激(如電能、光照等)使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分子機器“發動機”驅動方式與普通發動機不相同,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NaCl在生產和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是一種重要的資源。通過晾曬海水可以得到粗鹽和母液(又叫苦鹵)。下圖為母液中最主要的四種鹽(NaCl、KCl、MgCl2、MgSO4)的溶解度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
(1)①90℃時,四種鹽中MgCl2的溶解度最大,則表示 MgCl2溶解度曲線的是_________。(填“A”或“B”)此時飽和MgCl2溶液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請寫出計算表達式即可)
②四種鹽中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最小的 是___________。(填化學式)
(2)60℃時,若母液中的NaCl、KCl、MgCl2、MgSO4都已達到飽和,為了獲得較純凈的MgSO4晶體,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3)工業上常通過加入堿溶液與母液中的Mg2+反應來制取Mg(OH)2沉淀。為了探究獲得較高Mg2+沉淀率的反應條件,進行下列對比實驗(每組實驗取250mL母液):
實驗序號 | 反應溫度/℃ | 反應時間/min | 反應pH值 | Mg2+的沉淀率/% |
a | 40 | 60 | 10 | 90.1 |
b | 40 | 60 | 12 | 92.7 |
c | 40 | 90 | 12 | 93.6 |
d | 50 | 60 | 12 | 96.4 |
e | 50 | 90 | 12 | x |
①反應過程中需測定溶液的pH,則測定溶液pH的操作是:先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然后用_____________,再將試紙顯示的顏色與標準比色卡比較,讀取溶液的pH。
②實驗a和b對比,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表格中X的數值可能為__________(填編號)。
A.95.8 B.92.1 C.97.2 D.93.1
A 7/17 NaCl 升高溫度 用玻璃棒蘸取(或膠頭滴管吸取)溶液滴到pH試紙上 在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相同時,反應pH值越大,Mg2+的沉淀率越大 C 【解析】(1)根據溶解度曲線解答;(2)根據氯化鎂的溶解度曲線分析解答;(3)根據測定溶液pH的方法及對比實驗分析解答。(1)①由溶解度曲線可知,90℃時,A的溶解度最大,故表示 MgCl2溶解度曲線的是A;此時飽和MgCl2溶液的質量分數...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推理是一種主要的研究和學習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 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空氣中有氧氣,所以鐵絲能在空氣中燃燒
B. 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夠產生白色沉淀,因此一種無色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產生白色沉淀,則該無色溶液一定為澄清石灰水。
C.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所以有放熱、吸熱現象一定是發生化學變化
D. 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有CO2生成,所以該物質一定含有碳元素
D 【解析】A、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空氣中有氧氣,但鐵絲不能在空氣中燃燒,錯誤;B、一種無色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該無色溶液一定為澄清石灰水。如向氫氧化鋇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也能產生白色沉淀,錯誤;C、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有放熱、吸熱現象不一定是發生化學變化,如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錯誤;D、某物質燃燒有CO2生成,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水是一種常用的溶劑 B. 電解水得到的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為2:1
C. 常用肥皂水來鑒別硬水和軟水 D. 保護水資源是全人類的責任
B 【解析】A、水能溶解許多種物質,是一種最常用的溶劑,正確;B、電解水得到的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為1:2,錯誤;C、鑒別硬水和軟水用到的是肥皂水,加肥皂水攪拌,若是軟水會產生大量的泡沫,若是硬水則泡沫較少并會產生大量的浮雜,正確;D、水資源是有限的,要愛護水資源,正確。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鐵水鑄鍋 B.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 海水曬鹽 D. 糧食釀酒
D 【解析】A、鐵水鑄鍋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B、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由于汽油把油污溶解除去,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C、海水曬鹽是水分蒸發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D、糧食釀酒過程中有新物質酒精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區2018年初三一模化學試卷(原創解析) 題型:單選題
已知一種碳原子可用于測定文物的年代,該原子的原子核內含有6個質子和8個中子,則核外電子數為
A. 2 B. 6 C. 8 D. 14
B 【解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因此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6.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凡片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濃硫酸稀釋應把濃硫酸倒入水中,濃硫酸稀釋放熱,密度比水大,以防意外事故發生,故A錯誤;B、應先把酒精燈熄滅,再添加酒精,以防失火,故B錯誤;C、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應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到瓶口,故C錯誤;D、托盤天平稱量藥品,應左物右碼,故D錯誤。 點睛∶嚴格按照實驗要求規范實驗操作是順利完成實驗的重要保證。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