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某燃料X在7.2g氧氣中燃燒,得到9.2g混合氣體(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蒸氣)。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圖所示裝置驗證混合氣體的成分。
資料:①濃硫酸具有吸水性。②濃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通過混合氣體后,A裝置增重4.5g,說明混合氣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裝置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D裝置的作用是 。
(3)當觀察到 ,證明混合氣體中有CO。
(4)實驗結束后,同學們稱量B、C裝置共增重3.3g,根據以上數據可確定燃料X中所含元素及元素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____。
(1)水蒸氣
(2)CO2+Ca(OH)2 === CaCO3↓+H2O 檢驗二氧化碳是否除盡
(3)E中紅色固體變黑,F中石灰水變渾濁;
(4)C:H = 3:1
【解析】
試題分析:裝置中A起吸水的作用,可根據濃硫酸增加的質量的水蒸氣的質量,故若A裝置增重4.5g,說明混合氣體中含有水蒸氣4.5g;澄清的石灰水是起檢驗二氧化碳的存在和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若含有二氧化碳,那么B中的石灰水會變渾濁:CO2+Ca(OH)2 === CaCO3↓+H2O;C置換中的氫氧化鈉是吸收二氧化碳,D是檢驗二氧化碳是否除盡,以免干擾實驗;E裝置是檢驗一氧化碳的存在,若含有一氧化碳,那么一氧化碳會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黑色的鐵,且F中的澄清石灰水會變渾濁。B、C裝置中增加的質量即為混合氣體中二氧化碳的質量,故混合氣體中二氧化碳的質量為3.3g,那么水蒸氣和二氧化碳的質量共為4.5g+3.3g=7.8g;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混合氣體的總質量為9.2g,故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的質量為9.2g-7.8g=1.4g。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總質量不變,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7.2g,那么X的質量為2g,水中氫原子的質量為4.5g×2/18 ×100% =0.5g,氧元素的質量=4.5g-0.5g=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3.3g×12/44 ×100%=0.9g,氧元素的質量=3.3g-0.9g=2.4g;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質量為1.4g×12/28 ×100%=0.6g,氧元素的質量=1.4g-0.6g=0.8g,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4g+2.4g+0.8g=7.2g,故X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碳元素的質量=0.9g+0.6g=1.5g,氫元素的質量=0.5g,故燃料X中所含元素的質量比為C:H = 3:1。
考點:物質的推斷、有關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銅陵市四校九年級2月開學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銪是一種稀土元素,右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銪元素的相關信息,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銪屬于非金屬元素 B.銪的原子序數是63
C.銪原子中的質子數是63 D.銪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5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安徽省銅陵市四校九年級2月開學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構成的。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現象,正確的是:
A.緝毒犬能根據氣味發現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斷運動
B.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是由于分子受熱變大
C.水降溫會結冰,是因為結冰時水分子靜止不動
D.將石塊研磨成粉狀,說明分子變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北京市豐臺區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5分)化學與文學有著不解之緣,很多成語和文學作品中都蘊含著化學知識。請回答下列問題。
(1)“玉不琢不成器”發生的是_____________變化。
(2)“遙知不是雪,唯有暗香來”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
(3)“鉆木取火”說明燃燒需要的條件之一是 。
(4)“真金不怕火”說明金具有的性質是 。
(5)在古代人們把燒紅的生鐵放在鐵砧上反復捶打最終使生鐵轉化為鋼,這就是“百煉成鋼”的來歷,這樣做的目的是降低生鐵中___________元素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北京市豐臺區初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分析中(圖中藥品為紅磷和水),不正確的是
A. 氮氣不與紅磷反應且難溶于水,是設計該實驗的依據之一
B. 不能用木炭代替紅磷
C. 圖I中進入集氣瓶的水約占燒杯中水體積的五分之一
D. 圖II所示裝置也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7分)常溫下,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克,某同學欲配制50g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NaCl溶液,操作流程如圖:
(1)該同學應稱取氯化鈉的質量是 g,量取水的體積為 mL(水的密度可近似為1g/cm3);
(2)圖中的一處錯誤是: ;
(3)稱取食鹽時,如發現指針偏向分度盤右側,說明托盤上藥品的質量 應稱量的質量(填:“>”或“<”);
(4)如果最后配得的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小于10%,則造成此誤差的可能原因有 (填序號)。
A.稱量前天平沒有調平
B.砝碼上有油污
C.稱量紙上殘留少量食鹽
D.向燒杯中加水時,有少量水濺出燒杯外
E.右盤上沒有放稱量紙
(5)常溫下氯化鈉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欲使上述配得的溶液成為飽和溶液可向其中補
加 克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