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向水中加入某物質能使試管中的飽和石灰水變混濁的是( )
| A. | 氯化鈉 | B. | 氫氧化鈉 | C. | 硝酸銨 | D. | 冰 |
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 | |
專題: | 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
分析: | 由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明顯增小,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中有晶體析出,說明溫度升高了,因此加入的物質應是溶于水放熱的物質. |
解答: | 解:由于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明顯增小,氫氧化鈣的飽和溶液中有晶體析出,說明溫度升高了,因此加入的物質應是溶于水放熱的物質, A、氯化鈉固體溶于水,溫度幾乎不變,氫氧化鈣不會析出,飽和石灰水不會變混濁,故錯誤; B、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溫度升高,使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增減小而析出,飽和石灰水變混濁,故正確; C、硝酸銨固體溶于水吸熱,溫度升低,使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增減大不會析出,飽和石灰水不會變混濁,故錯誤; D、冰溶于水溫度升低,使氫氧化鈣的溶解度增減大不會析出,飽和石灰水不會變混濁,故錯誤. 故選:B.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根據固體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燃燒和爆炸的認識錯誤的是( )
| A. | 爆炸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
| B. | 可燃物與氧氣接觸面積越大,燃燒越劇烈 |
| C. | 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即可發生爆炸 |
| D. | 有易燃易爆物的場所,嚴禁穿化纖類衣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微觀示意圖有助于我們認識化學物質和理解化學反應.
甲是一種比較清潔的燃料,已知甲和乙能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丙和丁.
物質 | 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 甲 | 乙 | 丙 | 丁 | |
微觀 示意圖 | | | | |
(1)甲、乙、丙、丁中屬于單質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于氧化物的是 .
(2)甲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 .
(3)在化學反應前后,可能變化的是 (填序號).
a.原子種類 b.原子數目
c.分子數目 d.元素種類
(4)該反應中,乙和丁的質量比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常用MnO2+4HCl(濃)≜MnCl2+Cl2↑+2H2O的反應來制取氯氣(Cl2).當有17.4g二氧化錳完全反應時,能生成多少克的氯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據報道,2004年4月16日凌晨,重慶天原化工總廠發生氯氣(化學式為Cl2)泄漏事故,廠區周邊300m范圍內彌漫著刺激性氣味的黃綠色氣體,消防官兵立刻進行了處理。已知氯氣能溶于水并與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化學式為HClO)。請回答:
(1) 寫出氯氣的物理性質
(2)上述事故發生時,人們應采取的應急措施之一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化學用語填空:
(1)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___;密度最小的氣體是____;金剛石
(2)兩個鐵離子________;2個氫原子________;8個二氧化氮分子________
(3)固體俗稱“干冰”的是________;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