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17時許,蚌埠市公安局淮上分局沫河口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沫河口鎮某浴池內發生一起意外劇毒物中毒死亡事故,造成一老人當場死亡,一男子和兩名孩童中毒,送醫接受治療。經查,當日下午,該浴池老板的兩個兒子在屋里玩耍,將清潔衛生用的潔廁靈和84消毒液倒在了盆中,被搓背的小王(化名)發現后制止,然后3人均產生不適,被送往醫院治療。李老漢(化名)過來清理盆中的混合水,在潑灑的過程中,冒出一股刺鼻煙霧被吸入體內,當時感覺嗓子不舒服沒在意,過了一會則昏迷倒地,發現已死亡。醫院診斷證明李老漢死于氯氣中毒,而罪魁禍首就是潔廁靈和84消毒液,兩者混合后會產生氯氣,而李老漢由于吸入氯氣過多,導致死亡。潔廁靈是酸性洗滌劑,主要成分是鹽酸(HCl);84消毒液是堿性洗滌劑,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二者結合,產生氯氣,氯化鈉和水。
⑴請你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⑵ 標出次氯酸鈉(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
⑶ 下列物質可以鑒別潔廁靈和84消毒液的選項為____________
A . 紫色石蕊 B . Fe C . Fe2O3 D .Na2CO3 溶液
2HCl+NaClO==NaCl+Cl2↑+H2O ABCD 【解析】(1)鹽酸(HCl)與次氯酸鈉(NaClO)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氯氣,化學方程式為:2HCl+NaClO=NaCl+Cl2↑+H2O; (2)NaClO中鈉為+1價,氧元素為-2價,依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可知氯元素化合價為+1價,可表示為; (3)A、由于潔廁靈是酸性洗滌劑,可以使紫色石蕊變紅色;...亞硫酸銨(NH4)2SO3是一種銨鹽,溶于水,根據 亞硫酸銨的化學式:
(1)亞硫酸根的符號________;
(2)NH4的名稱________;
(3)標出(NH4)2SO3中S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
(4)寫出硝酸銨在水溶液中解離出兩種離子的符號_______。
查看答案碳酸亞鐵(FeCO3)是生產補血劑的原料.以下是某同學設計的利用鐵礦燒渣(主要成分是Fe2O3、FeO和泥沙等)制取碳酸亞鐵的實驗流程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a中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主要有燒杯、玻璃棒和__.
(2)濾液Ⅰ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Fe2+、__ (填離子符號).
(3)濾液Ⅰ中加入鐵粉后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①__;②Fe+H2SO4=FeSO4+H2↑.
(4)“調節濾液Ⅱ的pH”的操作用__測定加入氨水后溶液的pH.
(5)加入碳酸銨得到碳酸亞鐵的反應化學方程式:__.
查看答案讀識下面幾種常見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請寫出一種符合要求物質的化學式:
(1)單質____________; (2)氧化物__________;
(3)含有三種元素的酸_____; (4)含有四種元素的鹽_________.
查看答案固體X可能由氫氧化鈉、碳酸鈉、氯化鈉、硝酸鎂、硝酸鋇、硫酸鈉、硫酸銅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組成 。為確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①將固體X 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無色溶液。②測X溶液的pH值,pH=13。 ③向X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鋇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④向步驟③所得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沉淀不溶解。⑤向步驟③所得的濾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根據以上實驗信息,下列關于固體X組成的判斷正確的是
A. 不能確定是否有硝酸鎂 B. 氯化鈉可能存在
C. 不能確定是否有氯化鈉 D. 硫酸鈉和氫氧化鈉一定存在
查看答案向一定質量的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濾液M和濾渣N。向濾液M中加入稀鹽酸,生成白色沉淀。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濾液M中一定有Zn2+ B.濾渣N中一定有Ag
C.濾液M的顏色呈淺綠色 D.濾渣N的質量可能小于原鋅粉的質量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昌平臨川育人學校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面是實驗室常用的儀器
請回答下列的問題:
(1)可直接加熱的儀器有__________ (填序號)。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時用_____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
(3)過濾時除了用到⑤和⑧號儀器外,還要用到帶有鐵圈的鐵架臺和____________ (填儀器名稱);其中儀器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用儀器①能否量取8.68mL溶液__________ (填“能”或“否”)。
⑥ ④ 漏斗 引流 否 【解析】①?⑧常用儀器的名稱分別是:量筒、托盤天平、酒精燈、膠頭滴管、燒杯、試管、錐形瓶、玻璃棒。(1)能直接加熱的玻璃儀器有:試管、蒸發皿、燃燒匙、坩堝等;故填:⑥; (2)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時用膠頭滴管,故填:④;根據圖示及實驗室常用儀器的名稱知⑧是玻璃棒、⑤是燒杯,(3)過濾時除了用到⑤燒杯和⑧玻璃棒外,還要用到帶有鐵圈的鐵架臺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根據下列粒子的結構示意圖,我能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同種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填序號);
(2)具有相對穩定結構的原子是___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圓滿完成任務,向地面發回數量堪稱史無前例的圖像和數據,為人類探索火星提供了寶貴的科學資料。
(1)“鳳凰”號探測發回的最新照片上顯示,火星上確有液態水存在。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圖可表示構成水的微粒的是_________(填標號)。
(2)火星上含有豐富的二氧化碳和鎂資源。科學家設想,鎂可作為未來火星上的燃料,因為鎂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同時生成氧化鎂和碳。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用微粒的觀點回答:
(1)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
(2)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過程中,不變的微粒是__________;
(3)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 _________________;
(4)水和過氧化氫化學性質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請回答下列有關水的問題。
(1)硬水給生活和生產帶來了很多麻煩,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來區分硬水和軟水,常用_______的方法來降低水的硬度。
(2)凈水時常用來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如圖是鈉原子結構示意圖。
由圖可知鈉原子中質子數為______;在化學反應中鈉原子,容易______電子(填得失幾個電子),而變成 ______(用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大慶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序號填寫:下列物質中屬于單質的是______,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①硫粉 ②水 ③液態空氣 ④高錳酸鉀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體⑤二氧化硫
① ②⑤ ②⑤ 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的分類,根據概念進行分析。 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液態空氣中有氧氣、氮氣等物質,屬于混合物,高錳酸鉀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體是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屬于混合物;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硫粉屬于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水、二氧化硫屬于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將一種無色無味的A溶液裝入試管,用帶火星的木條試驗,無現象,而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產生氣泡,生成了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C。使金屬E紅熱并伸入盛有氣體C且瓶底有少量液體D的集氣瓶中,金 屬E劇烈燃燒,放熱,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
(1)寫出它們的名稱:A__________;C__________;F________ 。
(2)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應中起__________作用。
(3)在盛有氣體C的集氣瓶瓶底放有少量液體D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寫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符號表達式或文字表達式:
(1)鐵絲在氧氣中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熱氯酸鉀和少量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空氣中點燃乙醇(C2H5OH)生成水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寫出下列符號表示的意義:
(1)2H _______________。
(2)F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l3+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用化學用語填空 :
(1)2個氮原子______ ;(2)m個鈉離子______;(3)3個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4)保持二氧化碳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
(5)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如圖是水分子電解模型,由此模型所獲得的信息中,不正確的是 ( )
A. 水由氫和氧兩種元素組成
B. 反應物的原子總數等于生成物的原子總數
C. 此反應屬于分解反應且反應過程中分子數目增加
D. 一個水分子由一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大慶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
A. 氧氣具有助燃性,氧氣的濃度大小會影響燃燒的劇烈程度
B. 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某氣體中沒有復燃,該氣體中不含有氧氣
C. 在空氣中不能燃燒的物質,在氧氣中可能燃燒
D. 蠟燭燃燒屬于氧化反應,但不屬于化合反應
B 【解析】A、氧氣具有助燃性,氧氣的濃度大小會影響燃燒的劇烈程度,例如: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微弱淡藍色火焰,在氧氣燃燒產生明亮藍紫色火焰,硫要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劇烈,正確;B、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某氣體中,木條沒有復燃,不能說明該氣體中不含氧氣,可能是氧氣的含量低,錯誤;C、某物質在空氣中不能燃燒,但在氧氣中可能燃燒,如鐵絲,正確;D、蠟燭與氧氣發生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蠟燭燃燒和氧氣反應生成...在一密閉容器中充滿空氣,經測定其中含氮氣的體積為100 L,則其中氧氣的體積約為( )
A. 20L B. 35L C. 40L D. 25L
查看答案某學生用量筒量取液體時,量筒放平穩后,初次讀數時仰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10毫升,加入部分液體后俯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為15毫升.則該學生實際加入量筒內液體的體積是( )
A. 一定大于5毫升 B. 一定小于5毫升
C. 一定等于5毫升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毫升
查看答案用酒精燈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發現試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 )
①用酒精燈的外焰給試管加熱 ②加熱前試管外壁上的水沒有擦干
③加熱時試管底部觸及燈芯 ④試管內的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1/3
⑤沒有進行預熱,就直接集中加熱試管里液體的中下部.
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②③⑤ D. ③④
查看答案下列詩句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 B.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C.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閑 D.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查看答案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用嘴吹滅酒精燈
B.實驗桌上酒精著火用濕抹布蓋滅
C.為避免浪費,實驗用剩的藥品放回原試劑瓶
D.取用粉末狀固體藥品用藥匙,取用塊狀固體藥品直接用手拿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黑龍江省大慶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開學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象中有一種變化與其它變化不同的是( )
A. 汽油揮發 B. 電燈發光 C. 礦石粉碎 D. 生火取暖
D 【解析】A、汽油揮發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電燈發光是由電能轉化為光能,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C、礦石粉碎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D、生火取暖過程中可燃物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D。為了測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體中NaOH的質量分數,小科采用沉淀法進行如下操作:①取15克樣品于燒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樣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應完全后,過濾。有關數據記錄如下表: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反應前后的溶液中,下列元素質量保持不變的是___________。
A.鈉元素 B.碳元素 C.鋇元素 D.氧元素
(2)反應共生成沉淀________克
(3)原樣品中NaOH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檸檬酸(C6H8O7)是一種常見的有機酸,用棉花蘸取檸檬酸溶液,擦洗杯子內的茶漬。
檸檬酸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氧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過碳酸鈉(化學式為2Na2CO3?3H2O2)俗名固體雙氧水。溶于水可看作是Na2CO3溶液和H2O2溶液混合。為了方便保存,過碳酸鈉樣品可能添加少量的MgSO4和硅酸鎂中的一種或二種作為穩定劑。已知①雙氧水可用于供氧、消毒和漂白;②硅酸鎂不溶于水。
(1)過碳酸鈉的用途不合理的是_______。
A.魚池供氧劑 B.消毒劑 C.干燥劑 D.漂白劑
(2)取少量過碳酸鈉樣品于燒杯中,加入足量蒸餾水,有不溶于水的固體產生。判斷樣品中_________有硅酸鎂。(填寫“可能”或“一定”)
(3)利用實驗室限選試劑,設計實驗確定該樣品中是否添加少量的MgSO4。
限選試劑:稀鹽酸、稀H2SO4、BaCl2溶液、蒸餾水、AgNO3溶液
實驗操作 | 預期現象和必要結論 |
步驟:1:取少量樣品于燒杯中,緩慢加入足量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過濾。 | |
步驟2:取少量步驟1所得的濾液于試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 ,振蕩后靜置。 | ________________ 。 |
步驟3:取少量步驟2所得的溶液于試管中,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說明樣品中有MgSO4。 ____________ ,說明樣品中沒有MgSO4。 |
化學小組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夾持儀器已略去)做興趣實驗。
(1)若A中盛放足量濃氫氧化鈉溶液,B中盛放二氧化碳氣體,C中盛放稀鹽酸。將分液漏斗中的濃氫氧化鈉注入B中,此時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一段時間后打開止水夾K,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中盛放足量的________,B中盛放蒸餾水,C中盛放某紅色溶液。打開止水夾K,將A中物質滴入B中充分接觸后,可觀察到B中液體進入C中,C中紅色溶液變成無色。C中盛放的物質可能是_____________,一段時間后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2018年2月1日17時許,蚌埠市公安局淮上分局沫河口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沫河口鎮某浴池內發生一起意外劇毒物中毒死亡事故,造成一老人當場死亡,一男子和兩名孩童中毒,送醫接受治療。經查,當日下午,該浴池老板的兩個兒子在屋里玩耍,將清潔衛生用的潔廁靈和84消毒液倒在了盆中,被搓背的小王(化名)發現后制止,然后3人均產生不適,被送往醫院治療。李老漢(化名)過來清理盆中的混合水,在潑灑的過程中,冒出一股刺鼻煙霧被吸入體內,當時感覺嗓子不舒服沒在意,過了一會則昏迷倒地,發現已死亡。醫院診斷證明李老漢死于氯氣中毒,而罪魁禍首就是潔廁靈和84消毒液,兩者混合后會產生氯氣,而李老漢由于吸入氯氣過多,導致死亡。潔廁靈是酸性洗滌劑,主要成分是鹽酸(HCl);84消毒液是堿性洗滌劑,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NaClO);二者結合,產生氯氣,氯化鈉和水。
⑴請你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
⑵ 標出次氯酸鈉(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
⑶ 下列物質可以鑒別潔廁靈和84消毒液的選項為____________
A . 紫色石蕊 B . Fe C . Fe2O3 D .Na2CO3 溶液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2018屆九年級3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一定質量的Fe(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質量的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濾液M和濾渣N。向濾液M中加入稀鹽酸,生成白色沉淀。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濾液M中一定有Zn2+ B.濾渣N中一定有Ag
C.濾液M的顏色呈淺綠色 D.濾渣N的質量可能小于原鋅粉的質量
D 【解析】 試題分析:向濾液M中加入稀鹽酸,生成白色沉淀,說明溶液中還有硝酸銀剩余,鋅的活動性最強所以一定會發生反應變成鋅離子;金屬中銀的活動性最弱,所以銀肯定會被置換;還有硝酸銀溶液,說明鐵還會在溶液中,否則會繼續反應,所以濾液M的顏色呈淺綠色;從反應看每一份質量的鋅會得到兩份質量的銀,所以濾渣N的質量不可能小于原鋅粉的質量。故選D.為除去粗鹽中含有的氯化鎂、硫酸鈉、氯化鈣等雜質,應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氯化鋇、碳酸鈉等物質,將雜質轉化為沉淀。過濾去除沉淀后,再向濾液中加入適量的鹽酸得到精鹽水。實驗操作過程如下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實驗操作步驟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 操作⑥中,加入鹽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將濾液的pH 調為7
C. 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氯化鋇和碳酸鈉溶液的添加順序不可以顛倒
D. 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三種物質
查看答案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選項 | 實驗目的 | 主要實驗操作 |
A | 分離CaO與CaCO3固體混合物 | 加水充分溶解后,過濾 |
B | 鑒別Na2CO3 溶液和NaOH溶液 | 分別酚酞試液,觀察現象 |
C | 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鹽酸 | 加入過量的CaCO3,過濾 |
D | 檢驗Na2CO3溶液中含有NaOH | 加入足量Ba(OH)2溶液,再滴加酚酞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下圖為KNO3的溶解度曲線圖,現有M狀態下的KNO3溶液65g,若要將該溶液經過處理后,剛好得到該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下列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
A. 在t2℃時,將65g溶液倒出去32.5g
B. 將65g溶液蒸發掉32.5g的水,再冷卻到t2℃
C. 在t2℃時,向65g溶液中加入15g KNO3固體并充分溶解
D. 將65g溶液的溫度從t2℃降低到t1℃
查看答案.下列各組變化中,每個轉化在一定條件下均能一步實現的是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對下面幾種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
①CH4 ②SO2 ③MgO ④Ba(NO3)2 ⑤HNO3 ⑥NaHCO3.
A. ②③⑤屬于氧化物 B. ⑤⑥屬于酸 C. ④⑥屬于鹽 D. ①⑥屬于有機物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2018屆九年級3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西氣東輸”,我國距離最長、口徑最大的輸氣道管,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東至上海。全線采用自動化控制,供氣范圍覆蓋中原、華東、長江三角洲地區。天然氣進入千家萬戶不僅讓老百姓免去了燒煤、燒柴和換煤氣罐的麻煩,而且對改善環境質量意義重大。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面對甲烷化學式(CH4)意義的理解,錯誤的是
A. 甲烷是一種有機物
B. 甲烷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
C. 甲烷分子中含有碳、氫兩種原子
D. 甲烷分子中含有一個碳原子、四個氫原子
D 【解析】A、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有機物,正確;B、元素是個宏觀概念,描述物質的組成,甲烷是由碳元素與氫元素組成的,正確; C、由化學式可知,每個甲烷分子中含有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正確;D、由化學式可知,每個甲烷分子中含有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或甲烷分子中含有碳原子和氫原子,錯誤。故選D。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①工業上用稀鹽酸除鐵銹。②農業上用氫氧化鈉改良酸性土壤。③碳酸鈉用于玻璃、 造紙、 洗滌劑的生產。④水壺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 用水清洗。⑤鹵水點制豆腐。⑥84消毒液漂白織物。
A. 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⑤⑥
查看答案蛇紋石礦可以看做MgO、Fe2O3、Al2O3、SiO2組成。由蛇紋石制取堿式碳酸鎂的實驗步驟如圖所示:
查閱資料:A.幾種物質沉淀和溶解時的 pH 如下表
氫氧化物 | 溶液 pH | |||
開始沉淀 | 沉淀完全 | 沉淀開始溶解 | 沉淀完全溶解 | |
Fe(OH)3 | 2.3 | 3.4 | 沉淀不溶 | 沉淀不溶 |
Al(OH)3 | 3.3 | 5.2 | 7.8 | 12.8 |
Mg(OH)2 | 8.6 | 11.1 | 沉淀不溶 | 沉淀不溶 |
B.難溶性堿加熱會生成兩種氧化物,各元素化合價都不變。
探究一:制取堿式碳酸鎂
(1)在操作Ⅰ中發生的中和反應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進行操作Ⅰ時,需控制溶液pH=6~7,Ca(OH)2不能過量。若Ca(OH)2過量, 可能導致_______溶解、________沉淀。
(3)從沉淀混合物 A 中提取紅色氧化物作顏料,先向沉淀物 A 中加入________(填物質的化學式),然后_________、________、灼燒(依次填寫實驗操作名稱)。
(4)物質循環使用,能節約資源。上述實驗中,可以循環使用的物質是______。
探究二:確定產品堿式碳酸鎂(mMgCO3·nMg(OH)2·xH2O)的組成,組裝如圖 1 儀器:
實驗測得:硬質玻璃管中剩余的固體質量為 2.0g,C 處濃H2SO4增重 0.9g,D 處堿石灰增 重 1.76g。
(1)在裝好試劑后,加熱前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
(2)A 框中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
(3)通過計算寫出堿式碳酸鎂的化學式__________。(請寫出計算過程)
【交流與反思】
(1)若將 E 框中的裝置去掉,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是 m 值________,x 值_______ (填“偏 大”、“偏小”或“不變”)
(2)已知碳酸鎂和氫氧化鎂在不同的溫度下受熱易分解為氧化物。為精確測定此堿式碳酸鎂受熱分解過程中時間與剩余固體質量的關系,結合以上數據,作出圖 2 坐標系,試回答。
①t4~t5時間段固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②t5~t6時間段發生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氯化亞銅(CuCl)廣泛應用于冶金、電鍍、醫藥等行業。CuCl 制備流程如下:
已知:CuCl 難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濕空氣中易變質。
(1)“反應”中發生的化學變化是2CuCl2+ Na2SO3= 2CuCl↓+ 2NaCl + SO3,產生的SO3迅速與水化合生成一種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操作 a”的名稱是_________。本流程中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水除外)是_________填化學式)。
(3)可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__,檢驗水洗是否干凈可選用試劑為________(填化 學式)溶液。“醇洗”的目的是_________。
(4)160g CuSO4與足量 NaCl 經上述制備流程,可生成的 CuCl 最多是_________g。
查看答案化學學習小組在實驗室進行關于氣體的實驗,所用的部分儀器如圖 1 所示。
(1)甲同學選用裝置 A 制取氧氣,發生反應的方程式是_______,為得到較純凈的氧氣 可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_。
(2)乙同學選用裝置 B 加熱固體混合物制取氧氣,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若用裝置 F收集氧氣,導管口__________(填“a”或“b”)連接發生裝置。
(3)丙同學選用圖 2 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與 A 裝置相比,它的優點是________。圖中所 示的狀態表示反應處于________(填“發生”或“停止”)的狀態。
(4)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與熟石灰固體來制取氨氣。常溫下 NH3 是一種無色、有刺激 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對人體特別是粘膜組織有腐蝕作用。
①寫出制取氨氣的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②干燥時不能選用下列干燥劑中的__________。
A.固體氫氧化鈉 B.濃硫酸 C.生石灰
③某同學用圖 3 的 G、H、I 組合收集氨氣。I 裝置用于吸收多余的氨氣,發生化合反應生成銨鹽。寫出 I 裝置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變廢為寶好處多
(1)秸稈再生利用
①我市一企業將秸稈經系列處理后,開發出可降解秸稈塑料,優點為________;
A.節約能源 B.減少白色污染 C.減少因焚燒秸稈產生的PM2.5
②秸稈可制沼氣,沼氣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2)草木灰中可溶物含K2CO3、K2SO4和 KCl,下左圖是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
①農業上,草木灰可作_______肥,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和NH4Cl混用;
②KCl 是________溶(填“易”、“可”、“微”、“難”)物質;
③提取草木灰中K2CO3 的步驟如上右圖所示:則晶體 A 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_(填 化學式)。
(3)廢舊電路板(PCB)回收利用
①PCB 中含:a.Cu、Ag、Pb(鉛)、Fe 等;b.塑料聚合物;c.陶瓷和玻璃纖維。
其中屬于無機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下同),屬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②用溶蝕法回收 PCB 中的 Cu,原理如下:
a.溶蝕:將 Cu 溶解在CuCl2溶液中,生成 CuCl;
b.再生:將O2鼓入 CuCl 溶液,加入稀 HCl,生成CuCl2和H2O,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c.置換:在再生液中加入鐵粉,得到 Cu,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屬于_______反
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是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圖示。其中正確的是
A. 測溶液 pH B.
收集CO2驗滿
C. 檢查裝置氣密性 D.
過濾操作
山東鄒平特產“長山山藥”中含有被醫學界成為“藥用黃金”的薯蕷皂素,其化學式 為C27H42O3,下列有關薯蕷皂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薯蕷皂素中質量分數最大的是碳元素
B. 薯蕷皂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404
C. 薯蕷皂素中含有 21 個氫分子
D. 薯蕷皂素是由 27 個碳原子、42 個氫原子和 3 個氧原子構成的
查看答案如圖是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鐠元素的元素符號是Pr B. 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9g
C. 鐠原子的核內中子數為59 D. 鐠元素是非金屬元素
查看答案以下事實用微觀粒子的知識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 | 事實 | 解釋 |
A |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 分子不斷運動 |
B | 水結冰后體積變大 | 水分子體積變大 |
C | 1 滴水中大約有 1.67×1021 個水分子 | 分子很小 |
D | 6000L 氧氣加壓后可裝入容積為 40L 的鋼瓶中 | 分子間有間隔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施肥是農業增產的重要手段。下列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A.Ca3(PO4)2 B.KNO3 C.NH4NO3 D.K2CO3
查看答案當前高效能的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產生能量的效率高達33%。已知GaAs中,As元素化合價為-3價,則Ga元素的化合價為
A.-l B.+1 C.+2 D.+3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興市2018屆九年級3月階段性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施“清水藍天”工程,保證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下列不利于此項工程實施的是
A. 分類回收垃圾 B. 使用太陽能路燈 C. 開發氫燃料電池客車 D. 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D 【解析】A.分類回收垃圾可以防止環境污染,故A正確;B.使用太陽能路燈,能節約能源,故B正確;C.開發氫燃料電池客車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節能減排的要求,故C正確;D.隨意排放廢水易造成水的污染,故D錯誤;答案為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