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溶解度曲線圖中的任何一點都表示溶液的一種特定狀態,某種不含結晶水的固體物質甲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時,100g甲的飽和溶液中含有31.6g甲物質
B.圖中a、b、c、d四個狀態中,溶液屬于不飽和狀態的是a、c、d
C.當甲物質的溶液從d點降溫到b時(其他條件不變),此時溶液的濃度減小
D.若從甲的飽和溶液中獲得甲的晶體,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工業煙氣脫硫中采用“雙堿法”脫硫的工業流程如下:
(1)吸收塔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生成亞硫酸鈉(Na2SO3)和水,則Na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______。
(2)沉淀室中發生了復分解反應,請寫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某同學在實驗室發現了一瓶標簽殘缺的無色溶液﹙如圖甲所示﹚,為確認其中的溶質,他設計并進行了如下探究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
(猜想與假設)
其溶質可能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種。
(資料查閱)上述四種物質的相關信息如下:
物質 | NaCl | NaOH | Na2CO3 | NaHCO3 |
常溫下的溶解度/g | 36 | 109 | 21.5 | 9.6 |
常溫下某稀溶液的pH | 7 | 13 | 11 | 9 |
(探究過程)
如圖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確定溶質不是NaCl,則實驗現象應是__________;在進行操作②時有無色無味得到氣體產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設物質中的____________。
(探究結論)
你認為該溶液中的溶質可能是上述假設物質中的_________,你的判斷依據是_________。
(探究反思)若上述探究結論是正確的,操作②產生的氣體應是_______(寫化學式),實驗室檢驗該氣體的原理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
(二)興趣小組同學在做鎂條和鹽酸反應實驗時發現,試管外壁很燙,試管口出現白霧。白霧是什么呢?
Ⅰ.同學們作出猜想
猜想一:是小水滴。因為鹽酸溶液中的水受熱會汽化上升,在試管口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小水滴。
猜想二:是鹽酸小液滴。因為濃鹽酸具有____性,可能實驗中使用的鹽酸濃度過高,試管口就會形成鹽酸小液滴。同學們將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在內有正在反應的鎂條和鹽酸的試管口,試紙變紅,證明猜想二是合理的。
Ⅱ.小柯提出質疑
為什么剛才打開盛放實驗所用鹽酸的試劑瓶,瓶口沒有白霧,卻在反應過程中出現白霧?小柯聯系反應時試管外壁很燙,于是猜想:白霧的形成可能與溫度有關。
他用試管取少量鹽酸,將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試紙不變紅;然后__________(填操作),試紙變紅。
得出結論:這種鹽酸濃度并不高,是因_______促使鹽酸形成白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應用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結合氮氣這一性質舉一例用途:_______。
(2)“墻內開花墻外香”說明分子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
(3)石灰漿抹墻后慢慢變硬的原因: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4)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它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把一根6B的鉛筆芯和導線接入電路,燈泡發光,說明了石墨具有_________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自來水消毒過程中發生反應的微觀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和D均為氧化物B.變化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
C.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D.D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歸納和總結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小李在復習單質、氧化物、酸、堿和鹽化學性質時,構建了下方知識網絡圖,有許多不同類別的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時,都可能有鹽生成,如圖所示:
(1)寫出一個酸和堿反應生成硫酸銅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請你把圖中①②處補充完整,要求不能與圖中已有的信息重復。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3)借助網絡圖可進行物質的檢驗。如現對某一工業含鹽廢水溶液按下列步驟進行實驗(假設能發生的反應均恰好完成反應)。根據以下事實回答問題:
a.操作I、II均為_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和________。
b.若廢水溶液中僅含有一種溶質時,該溶質是_________(填化學式);其與AgN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當廢水溶液中含有兩種溶質時,除“b”中所寫溶質外,還可能存在的鹽是_____(寫出兩種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轉化關系,其中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J是常見金屬,G是紅色物質,D的溶液能與硝酸銀溶液反應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請回答下列問題:
(1)F、I的化學式分別為:_____、____
(2)B物質的俗名是:_____。
(3)H的用途是______,反應⑤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
(4)寫出①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__________;⑥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由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鈉、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確定其成分,實驗小組進行實驗。實驗過程中所加試劑均足量,實驗過程及如圖所示。
(1)操作a為_________。
(2) 無色溶液B與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C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3)白色沉淀A為_________。
(4)這包白色固體是由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