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①氧氣;②干冰;③石灰漿;④活性炭的一些用途為:保存食物、做吸附劑、冶煉鋼鐵、砌磚抹墻。按四種物質的用途排列次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酸銅溶液對過氧化氫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一定質量8.5%的過氧化氫溶液倒入燒杯中,加入一定質量15%的硫酸銅溶液,過氧化氫完全分解,有關實驗數據如表所示(不考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請計算:
反應前 | 反應后 | ||
實驗數據 | 燒杯和過氧化氫溶液的質量/g | 硫酸銅溶液的質量/g | 燒杯和燒杯中溶液的質量/g |
60 | 3.3 | 62.5 |
(1)生成氧氣的質量為________.
(2)反應后燒杯中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影響著社會的發展,以下分析不科學的是
A. 人體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B. 煤、石油、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
C. 用加熱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 D. 過量使用化肥、農藥會造成環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實驗室常用的儀器。
(1)寫出指定儀器的名稱:A 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
(2)若要組裝一套二氧化碳的發生和收集裝置,可選擇圖甲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標號)。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干燥該二氧化碳氣體,氣體應該從圖乙中_____進。(填“a”或“b”)
(3)用該裝置還可以制取的氣體是________,實驗室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比試驗”是化學學習中行之有效的思維方法。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完相關的化學知識后,走進實驗室做了如下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A.燃燒的條件 B.鐵定生銹的條件 C.證明CO2與NaOH反應
(1)通過實驗A,可以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于實驗B,一端時間后觀察到試管①中的鐵定明顯銹蝕,由此得出:鐵生銹的主要條件是鐵與水和___________直接接觸。
(3)實驗C是利用體積相同并充滿CO2的軟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進行實驗,根據塑料瓶變癟的程度證明CO2與NaOH溶液中的溶質確實發生了反應,這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完后在瓶①中滴加石蕊出現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下列建議不可行的是
A. 嚴禁隨意焚燒秸稈,減少PM2.5排放
B. 開發和使用太陽能、風能、減少化石燃料使用
C. 分類回收垃圾,以促進資源再生的利用
D. 禁止使用化肥和農藥,以防止水體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加熱燒瓶中的水使之沸騰。水蒸氣從銅管噴出,此時將火柴靠近管口處,再迅速移開火柴,火柴立即燃燒。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水沸騰時,水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增大
B. 管口處水蒸氣的作用是使火柴溫度達到著火點
C. 火柴移離水蒸氣,與氧氣充分接觸,從而燃燒
D. 火柴完全燃燒的產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水曬鹽得到粗鹽,剩余的母液稱為苦鹵,粗鹽和苦鹵用途廣泛。
(1)為了除去粗鹽溶液中的Ca2+、Mg2+、SO42-,有以下幾個實驗步驟:①加過量Na2CO3溶液②加過量NaOH溶液③加過量BaCl2溶液④加入適量鹽酸調至pH=7⑤過濾。其中正確的操作步驟是(各步驟不得重復選擇)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苦鹵制取鎂,主要流程如圖:
步驟Ⅱ中的試劑a是__________;步驟Ⅰ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氨堿法生產純堿,主要流程如圖:
①上述Ⅱ步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其對應關系的是
A.向等質量、等濃度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過量的Zn和Fe
B.向含有少量NaOH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
C.用等質量、等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在有、無催化劑條件下制取氧氣
D.一定溫度時,向一定量的飽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