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究物質的燃燒條件,某同學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現象①③說明物質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溫度
B.現象②③說明物質燃燒需要氧氣
C.現象①②說明白磷著火點比紅磷著火點低
D.現象②說明紅磷不是可燃物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近日,清華學子不畏網絡輿論的壓力,捍衛了“PX”低毒的科學真相。PX:無色透明液體,具有芳香氣味,能與乙醇等有機溶劑混溶,可燃,低毒,毒性略高于乙醇,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圖是“PX”的結構模型,下列有關“PX”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PX”屬于有機化合物
B.“PX”可燃,具有芳香氣味,低毒都屬于它的化學性質
C.“PX”中C、H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48∶5
D.“PX”的化學式為C8H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秋天我國北方地區灰霾天氣頻發,PM2.5顆粒物是形成灰霾的罪魁禍首,社會公眾對因PM2.5指數升高而引發了空氣質量問題產生擔憂。
(1)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大霧天氣導致呼吸病人增多,因為霧霾可使空氣中增加大量的___________。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顆粒物
(2)頻發的霧霾天氣催熱了防PM2.5專用口罩的網上銷售,醫生指導晨練愛好者灰霾天最好待在家里,若要外出必須戴好口罩.常用的三種口罩過濾孔徑如下:①普通16層紗布口罩在100微米左右;②單層無紡布口罩在10微米左右;③N95專業口罩在0.1微米左右.則選擇更有效的口罩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其中口罩的作用是過濾過濾,由此你對過濾新的認識是______。
(3)減緩溫室效應,科學家正在研究如圖所示的循環體系。
從圖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該技術有助于緩解全球面臨的能源危機
B.二氧化碳與氫氣在復合催化劑下反應產物是混合物
C.該過程中二氧化碳可以循環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實驗室模擬粉塵爆炸試驗.連接好裝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點燃蠟燭,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氣,肯定觀察不到爆炸現象的是( )
A.大理石粉 B. 面粉 C. 煤粉 D. 鎂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對物質的燃燒是否產生火焰進行探究,請你一起參與.
【發現問題】木炭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均不產生火焰,而氫氣、蠟燭、酒精等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都產生火焰.那么,物質燃燒是否產生火焰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提出問題】a.與氧氣的濃度有關 b.與可燃物的狀態有關 c.與燃燒達到的溫度和可燃物的沸點有相對大小有關
【資料整理】小組同學查閱資料并歸納整理,如下表:
物質 名稱 | 物質狀態 | 沸點 (℃) | 燃燒達到 溫度(℃) | 是否產 生火焰 |
氫氣 | 氣 | ﹣259 | 約750 | 是 |
一氧 化碳 | 氣 | 約﹣190 | 約2500 | 是 |
木炭 | 固 | 約4827 | 約1200 | 否 |
石蠟 | 固 | 約300 | 約600 | 是 |
鈉 | 固 | 約883 | 約1400 | 是 |
鐵 | 固 | 約2750 | 約1800 | 否 |
【得出結論】①通過木炭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均不產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設a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分析表中數據,可以得出有關假設b的結論是 ;
③分析表中數據,可以是出有關假設c的結論是 ;
【驗證結論】請你設計實驗驗證石蠟蒸氣燃燒能產生火焰.(用簡要語言敘述.提供儀器;蠟燭、火柴、注射器、玻璃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如圖所示,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240℃,熱水的溫度大于70℃,請據圖回答.
(1)由薄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紅磷不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需要 ;
(2)由本來在熱水中不燃燒的白磷,在通入氧氣后燃燒的事實,說明燃燒還需要 ;
(3)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一些食物和生活中的物質的pH大致如圖: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草木灰可用于改良堿性土壤 | B. | 肥皂水可使石蕊試液變紅 |
| C. | 胃液過多的人不宜多吃蘋果 | D. | 西瓜比醬油的酸性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合金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合金的密度比各成分金屬的小
B.合金的抗腐蝕性能都比較好
C.合金的導電性能比成分金屬強
D.多數合金比成分金屬熔點低、硬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